文档介绍:第二章
公共关系
的起源与发展
2017/7/5
1
公共关系学山东理工大学高厚礼 sdutghl@
内容
中国准公共关系思想
现代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
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017/7/5
2
公共关系学山东理工大学高厚礼 sdutghl@
现代公共关系形成与发展
现代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一种科学而系统的理论,一种崭新的职业,是在国外尤其是在英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017/7/5
3
公共关系学山东理工大学高厚礼 sdutghl@
古代朴素的公共关系
国外古代的公共关系思想与活动
中国古代的公共关系思想与活动
2017/7/5
4
公共关系学山东理工大学高厚礼 sdutghl@
借鉴与吸收
我国古代公共关系思想和活动在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古代智者已经闪耀出不少公共关系思想的火花。
我们在借鉴和吸收国外的公共关系的同时,需要挖掘和整理我国古代公共关系思想和活动的精华,丰富现代公共关系学理论。
2017/7/5
5
公共关系学山东理工大学高厚礼 sdutghl@
唐诗
新嫁娘
王建
三日入橱下洗手做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诗描摹一位新嫁娘巧思慧心的情态。第一次烧饭菜,为了把握婆婆的口味,塑造自己的公共关系形象。语虽浅白,却颇为得体,合情合理。新娘的机灵聪敏,心计巧思,跃然纸上。“先遣小姑尝”,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有人认为此诗是为新入仕途者而作。在我看来是中国古代公共关系杰作。
2017/7/5
6
公共关系学山东理工大学高厚礼 sdutghl@
中国古代公共关系思想萌芽
中国古代公共关系思想指我国19世纪中叶以前,在各种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一定公共关系思想和趋向。
就其性质讲,是一种类似于公共关系的“准公共关系”;就其历史归属讲,它可以是公共关系的前史或“前公共关系”。
2017/7/5
7
公共关系学山东理工大学高厚礼 sdutghl@
公关思想寓古代政治活动之中
正是人类早期的“准公共关系”或“前公共关系”,为现代公共关系的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为现代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创造了社会历史条件。
孔子、孟子、老子、鬼谷子、韩非子、董仲舒、王安石等安邦治国方案及政治活动中体现了古代公共关系思想。
2017/7/5
8
公共关系学山东理工大学高厚礼 sdutghl@
重视民心所向,调节施政措施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的与人为善的交往原则;
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认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兵家认为“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推崇“不战而胜”,不迷信暴力;
纵横家则鼓吹“远较近攻”的政治、外交政策。
2017/7/5
9
公共关系学山东理工大学高厚礼 sdutghl@
守信用,重信誉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无信不立”等等,都是强调要守信用。
中国古代商人在门前挂着“真不二价”、“童叟无欺”的牌子,以使其真诚可信。这与现代公共关系中主张建立信誉、取得公众信任与支持的原则一脉相承。
2017/7/5
10
公共关系学山东理工大学高厚礼 sdutg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