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旅游发展要略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的产生
旅游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活动)
发展史举要
近代意义上旅游的出现:直至19世纪初,旅行的发展在较多方面开始具有今天意义上的
全部旅游特点。
近代旅游业诞生的标志:1845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①首次团体旅游(莱斯特——利物浦)
②第一次分发手册(利物浦之行手册)
③使用全陪、导游
④多日过夜
注:旅行社的雏形已经问世,这是近代旅游业诞生的标志。
现代旅游活动
旅游者——旅游活动主体
旅游的操作性定义:操作性的定义是为了统计的方便而制定的。
①1991年6月25日,在加拿大召开了“旅游统计国际大会”。
注:旅游的基本概念定义“包括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的环境,到
某些地方以及在某些地方停留,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定义三部分:①动机②较大空间移动③时间
旅游者:凡纳入旅游统计中的来访人员统称为“游客”。(入境、国内、出境)
注:国内旅游者分①我国大陆居民离开常住地,在我国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
停留至少一夜,最长不超过六个月的国内旅游者。
②指国内一日游旅游者,我国大陆居民离开常住地10公里以外,出游
时间超过六小时但不足24小时,并未在我国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
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旅游者。
旅游者出游的因素:①客观因素(主要是指有足够的可自由支配收入,有足够的可自由
安排的闲暇时间,尚有其他种种客观因素。)
②主观因素(主要是指旅游动机和个人需求。)
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客体
旅游资源的分类:①自然旅游资源②人文旅游资源(按性质分,应用最广泛的分类)
正确处理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的关系:①保护的举措(制、清、向、制、严、营)
②开发基本原则(独、民、地、参、综、经)
旅游服务及其设施——旅游活动的纽带
依托各项物质设施和设备
现代活动旅游类型
按目的地空间划分:①国际旅游②国内旅游
按旅游组织的形式划分:①团体旅游②散客旅游③自助旅游
按旅游的性质和目的划分:①观光旅游②休闲旅游③度假旅游
第三节现代旅游业
一、现代旅游业的概念、性质、特点、意义
1、现代旅游业的概念:由①旅游资源②旅游服务③旅游设施三要素组成
2、现代旅游业的性质:它既是文化性的经济产业,又是经济性的文化产业。
3、现代旅游业的特点:①综合性②劳动密集性③服务性④敏感性(脆弱性)
⑤国际性(涉外性) ⑥垄断性与竞争性并存
注:1989年世界旅游日口号“自由旅行促成世界一家。”
现代旅游业的基本构成
①旅行社业②住宿业③交通运输业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
旅游市场定义:是指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相互联系的场所。
注:①最大的是欧洲市场②发展最快的是东亚和太平洋市场
旅游产品定义:①总体旅游产品②单项旅游产品(指旅游体验)
旅游产品特点:①无形性②不可转移性③不可储存性
④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⑤综合性
旅游组织和“世界旅游日”
国际旅游组织:①世界旅游组织(WTO或UNWTO,是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总部在西班
牙马德里、我国在1983年加入,成为正式成员国)
我国的旅游组织:①国家旅游局(1982年改为国家旅游局)
“世界旅游日”:1979年9月确定每年的9月27日为“世界旅游日”
现代旅游业发展衡量指标
①旅游人数②旅游收入③人均消费④人均停留天数和过夜人次
⑤同比增长百分比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在近代中国旅游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便是中国第一家旅行社的诞生。1923年由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创办旅行部。1927年陈光甫将附设在自家银行内的旅行部迁出,正式打出“中国旅行社”的招牌(港中旅前生);还创办了《旅行杂志》
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
初创阶段(1949-1977年):①1954年4月15日建立了中国国际旅行社(这是新中国经
营国际旅游业务的第一家全国性旅行社。)
②1957年4月24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华侨旅行服务总社。
后又增设“中国旅行社”(简称中旅)
转折阶段(1978-1990年):1980年6月,中国青年旅行社诞生。
发展阶段(1991年至今):①1991年国家正式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发展行业。
②2008年又评定了成都、杭州、大连为“最佳旅游城市”
③自1991年开始,国务院在全国开展“十一、春节、五一”
三个黄金周旅游;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全国年节及纪念
日放假办法》;取消了五一黄金周,新增了清明节、端午节、
中秋节各放假一天。
④2007年平定了国家首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