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镜花流水 2018/10/16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事业单位时政热点—治理食品安全问题要用重典
【导语】重典,一词指重法。语出《周礼·秋官·大司寇》:“刑乱国用重典。”郑玄注:“‘用重典’者,以其化恶伐灭之。”明沉德符《野获编·言事·疏语不伦》:“闻慈圣亦玉色不怡,将处重典。”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二·柳条边》:“有私越者置重典,名柳条边。运用到现在社会,“重典”是指严苛的惩罚。为了整顿好社会上凌乱的局面,透过严苛的法律效果惩罚犯罪,来达到治理社会的目的。
只要做到严查和重罚,治乱用重典就不会是一句空话。我们这个已经把人送上太空的大国,不会连区区食品也管不好。
“重拳方有效、重典才治乱,决不能再出现奶粉那样的信任危机。”
李克强总理此言一出,受到热烈响应和拥护。总理说这番话,是针对最近毒生姜、假羊肉之类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而说的肺腑之言。
其实,治理食品安全问题要用重典,李克强在任国务院副总理时就强调过多次。
2011年4月21日,李克强指出,要以《食品安全法》为准绳,重典治乱,加大惩处力度。
2011年5月13日,李克强指出,要加大食品安全重点整治力度,重典治乱必须重拳出击。
2011年6月,李克强批示指出,要形成重典治乱、依法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的强大合力。
2012年2月8日,李克强指出,治乱需用重典,要坚持严字当头。
这一次,身为国务院总理的李克强再一次强调“重典才治乱”,并放出“让不法分子付出付不起的代价”这样的狠话,显示了新一届中央政府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坚强决心。
重典治乱,重典何在?李克强总理说,最近有关部门已出台了司法解释。好啊,治乱用重典,有了法律依据,接下来,就看有关部门如何运用好司法解释,行政监管和刑事司法如何衔接,如何让不法分子付出“付不起的代价”了。
事业单位时政热点—治理食品安全问题要用重典
食品安全为何群魔乱舞,乱象丛生?说白了,无非是两条,其一,不法分子抱有侥幸心理,觉得你多半查不到我头上;其二,违法成本过低,即使被查到了,也没什么大不了。
怎么办?如果简单地说来,无非是个字:一曰“查”,二曰“罚”。
说查,现在不是不查,而是不够严。以最近的毒姜事件为例,姜农明目张胆使用毒药,监管部门睁一眼闭一眼。而因外商对农药残留检测非常严格,所以山东出口姜都不使用高毒农药。而内销姜实行的是抽查制度,一年抽查不了几次。监管如此薄弱,不出事才怪。要加大监管和抽查力度,是要付出人力财本成本的,这次李克强总理强调“宁肯在这方面多花钱,甚至花大钱”。确实,宝贵的财政支出就要用在这样的“刀刃”上。
说罚,现在不是不罚,而是不够重。“违法成本过低”,几乎地球人都知道。很早,从专家到媒体再到广大人民群众,早就指出对于那些生产、经销问题食品的不法分子,就要罚得他倾家荡产,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让他把牢底坐穿,不再有为恶的机会。这么做,对其他人也有警示作用。同时,对于负有监管责任的官员,也要依法严惩。决不能出了事免了职,风头过了官照做。群众对三鹿奶粉事件中多名问题官员复出当官意见极大,有不少人表示
“心寒”。如果对那些在食品安全问题上负有责任的官员,一撸到底,永不叙用,那么,负有监管职责的官员们不会像现在这样漫不经心。
只要做到严查和重罚,治乱用重典就不会是一句空话。我们这个已经把人送上太空的大国,不会连区区食品也管不好
事业单位时政热点—行政体制改革是头号任务
【导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