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ppt

格式:ppt   大小:697KB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ppt

上传人:cdsqbyl 2018/10/16 文件大小:6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2013年,上海)
急性胰腺炎( acute pancreatitis,AP)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病死率仍居高不下。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曾于 2003年制定了《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对提高我国 AP的救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近 10年来,随着对 AP诊断和分类标准的更新,以及国内外对该病临床诊治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必要修订新的 AP指南,以进一步规范我国该疾病的临床诊治。
AP 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性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的患者临床经过凶险,总体病死率为5%~10% 。
一、术语和定义
二、AP病因
三、AP病因调查
四、AP诊断流程
五、AP处理原则
一、术语和定义
根据国际AP专题研讨会最新修订的AP分级和分类系统(2012年,美国亚特兰大),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规定有关 AP术语和定义,旨在对临床和科研工作起指导作用,并规范该领域学术用词。
(一)临床术语
AP (mild acute pancreatitis, MAP):具备 AP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改变,不伴有器官功能衰竭及局部或全身并发症,通常在 1~2周内恢复,病死率极低。
2. 中度 AP(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具备 AP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改变,伴有一过性的器官功能衰竭(48 h 内可自行恢复),或伴有局部或全身并发症而不存在持续性的器官功能衰竭(48 h 内不能自行恢复)。对于有重症倾向的 AP患者,要定期监测各项生命
体征并持续评估。
AP(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具备 AP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改变,须伴有持续的器官功能衰竭(持续 48 h以上、不能自行恢复的呼吸系统、心血管或肾脏功能衰竭,可累及一个或多个脏器)。SAP病死率较高,为 36%~50%,如后期合并感染则病死率极高。
:①MSAP由2003年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中定义的“SAP”中划分出来,符合原“SAP”的条件,但不伴有持续的器官功能衰竭。②不建议使用“暴发性胰腺炎(fulminant acute pancreatitis,FAP)”,因该术语提及的起病时间“72h之内”不能反映预后,并且其诊断标准之一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也只是部分 AP的临床表现,不能反映病情的严重度。
(二)影像学术语
(interstitial edematous pancreatitis):大多数 AP患者由于炎性水肿引起弥漫性胰腺肿大,偶有局限性肿大。CT表现为胰腺实质均匀强化,但胰周脂肪间隙模糊,也可伴有胰周积液。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5%~10%的 AP患者伴有胰腺实质坏死或胰周组织坏死,或二者兼有。早期增强CT有可能低估胰腺及胰周坏死的程度,起病1周之后的增强CT更有价值,胰腺实质坏死表现为无增强区域。
(三)其他术语
(acute peripancreatic fluid collection,APFC):发生于病程早期,表现为胰腺内、胰周或胰腺远隔间隙液体积聚,并缺乏完整包膜,可单发或多发。
2. 急性坏死物积聚(acute ollection,ANC):发生于病程早期,表现为液体内容物,包含混合的液体和坏死组织,坏死物包括胰腺实质或胰周组织的坏死。
(pancreatic pseudocyst):有完整非上皮性包膜包裹的液体积聚,内含胰腺分泌物、肉芽组织、纤维组织等,多发生于 AP起病4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