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正畸治疗时牙周疼痛的临床调查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7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正畸治疗时牙周疼痛的临床调查分析.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10/16 文件大小: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正畸治疗时牙周疼痛的临床调查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正畸治疗时牙周疼痛的临床调查分析
张凯
(鸡丙市张凯丙医口腔科诊所158100)
【】目的:探讨固定正畸患者牙周组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通过 20例因牙周炎导致错牙合畸形的患者采取牙周联合治疗及正畸复位,并对患牙牙周,牙槽骨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16例患者的错牙合畸形得到矫正,达到正常牙合。结论:对牙周病伴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牙周,正畸综合治疗,不仅矫治了错牙合畸形而且改善了牙周健康状况,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正畸沿疗;牙周疼痛;临床调查
【】R2【文献标号】A【】2095-7165 (2015)
10-0153-02
国际疼痛研究会(IASP)对疼痛的新定义为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及情绪体验,是一种心理状态。正畸治疗所产生的疼痛表现为迟发性疼痛,为酸胀痛或牙齿发软,不敢咬硬物。由于主观因素及痛阈的个体差异使得正畸疼痛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国内外报道均表明98%以上的患者正畸治疗后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加力后1〜2d疼痛最严重,3〜7d后疼痛逐步消失。
一、材料和方法
1、 病例选择
选择2010年3月〜2014年10月来我院U腔科就诊的16例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男7例,女9例。年龄17〜30岁,均患有轻度或中度局限慢性牙周炎,牙龈出血,有因牙齿松动、移位、伸长的患者,严重深覆合患者。
2、 方法
牙周常规检查以牙龈探诊,牙周探测,牙齿松动度的检查,摄全景X 线片及口内根尖X线片等手段,来评价牙周炎症状况。
牙周综合治疗龈上洁治及龈下刮治,定期做U腔洁治,控制炎症。进行
U腔卫生宣教,要求早晚刷牙,每次彻底清洁托槽、弓丝、附件以及托槽和牙龈间的食物残渣。
正畸治疗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粘接颊面管,4周复诊一次。冇牙周病造成的后牙前倾等导致后牙咬合高度不足,对这类患者,采用直立后牙,使牙合力方向与牙长轴一致。对于前倾的下切牙,采用内收伸长下切牙方法,增加附着龈宽度。建立良好的上下牙合关系。
二、 结果
本组患者16例,疗程最短为18个月,最长为25个月,经牙周及正畸治疗后,恢复正常牙合关系,恢复了牙列的完整和缺失牙的功能,牙周袋变浅或消失,牙龈无明显炎症,X线检查显示牙槽骨吸收减少,骨性牙周袋变浅,骨密度增加,改善了牙齿外观,阻止了牙周病的进-步发展,恢复了牙齿的功能。
三、 讨论
1、正畸过程中疼痛的发生机制
正畸治疗过程中,牙周膜在正畸力的作用下受压、缺血,出现炎症反应、水肿、无菌性坏死而产生疼痛。产生疼痛的主要机制是外周伤害性感受器受到刺激,牙周膜内的肥大细胞合成并释放了与炎症有关的化学介质和酶,它们相互作用引起局部血管扩张,毛细血管渗透压增高,使牙周膜内感受器的敏感性升高, 进而导致疼痛的阈值降低,牙周感受器对刺激更加敏感,其至原来疼痛阈值较高的感受器此吋对刺激也变得很敏感,称为“痛觉过敏”。疼痛的化学介质数量巨大,主要来源于两类。一类是神经元固有介质包括不同的神经递质;另一类是神经系统固冇的介质包括从炎症/免疫细胞和红细胞来源的物质如:前列腺素、缓激肽、细胞因子等。
神经元固有介质降韩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 和P物质(substanceBSP)是神经肽视神经系统的一类蛋白,属于肽类神经递质。 CGRP的分布与SP类似,CGRP参与痛觉传导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