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中国式过马路.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式过马路.docx

上传人:一花一世 2018/10/16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式过马路.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式过马路
摘要: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的讨论。
关键词:中国式过马路人们心理交通管理安全出行
正文:
2012年10月11日,网友在微博发消息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微博同时还配了一张行人过马路的照片,虽然从照片上看不到交通信号灯,但有好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这条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热议,纷纷表示自己的生活里都有此现象。
随后,央视2012年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在“文明天下行”的媒体行动推出之后,各地记者开始了行动。发现各地“中国式过马路”在各个地区的存在,行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无视红灯,有的即使有天桥或地下通道,部分行人也会选择横穿马路。而这些行为常常会导致交通堵塞,甚至会导致交通事故。而是什么导致了这些现象呢。
一、侥幸心理。于闯红灯一些人认为自己不会遇上事故;一些人没时间等,赶时间;一些人则是随大流。大多数的行人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的危险性,即使有意识,也不重视。另外人们还认为“法不责众”,即便违法也心怀侥幸,管它红灯绿灯,只要有人过,其他人就跟着过。还有一些犹疑不定的,看到别人都走了,自己再等就是“缺心眼儿”,于是也跟着走了。就这样,每个人都抱着同样的想法,最终使红绿灯形同虚设。中国历来强调集体意识而不重视个人行为的价值,就演变为“只要大家一起便是合理和安全的做法”。所以,人们的侥幸心理也成为闯红灯的原因。
二、从众心理。灯车少时如果身边的人都过马路了,只有自己站在一边等绿灯,人们心里也就会产生跟着过马路的心理人,情就变成“车怕人”了,出交通事故的几率自然也就近乎为零,那么大多数人在这时候都是会选择混在一群人里大摇大摆地横跨马路, 所以这样心理也就导致人们闯红灯。
三、红绿灯不科学、交通管理混乱。有的人认为交通太乱,绿灯直行,车辆无视行人,继续右转。一些行人表示,他们之所以闯红灯,有时候跟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备、设置不科学,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说有些路段,绿灯亮的时间太短,有的时候,才刚走到一半,已经亮起了红灯,就不得不继续往前走;还有一些拥堵的十字路口,即使是绿灯,也经常会出现人车混行的情形, 久而久之,人们就慢慢淡化了红绿灯的观念。还有一些人表示,有时候红灯时,路上的车辆都停着,行人也会怀疑灯坏了。
四、执法力度不够强硬,执法困难,人们没有形成违规思想。人们常常闯红灯,如果没有执法人员来阻止,人们就不会意识这是违规的行为。即使有执法人员阻止,由于人太多执法也很困难,也不够强硬。
“中国式过马路”,既有规则意识淡薄的原因,也有规则本身不完善的因素。行人不顾红绿灯急切通行的背后,与缺乏安全意识、心态浮躁、自私观念等不无关系,及行区域规划不科学、绿灯时间过短、人车关系处理失衡等现实问题的存在都是“中国式过马路”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有该做什么呢。
加大宣传,强化人们的意识。大力宣传文明过马路是关系城市形象、关系投资环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