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同桌是个“气场王”.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同桌是个“气场王”.doc

上传人:wuxwivg046 2015/9/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同桌是个“气场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同桌是个“气场王”
小王是我的新同桌,同班好几年,我一直觉得他实在很“家常”――不高不帅,不拔尖不张扬,不调皮不惹事。直到他和我同桌,我才逐渐感觉到他的与众不同。这种“与众不同”很难直接下定义来概括,用流行的话说,他有某种特别的“气场”。
第一次关注到他,是在一次作文点评课上,老师特别表扬了他。
那是以“秋”为题的作文,我们大多数人无非是描写秋天的菊花、银杏树、枫叶等。而他不是,他写的是“秋香”――稻香、花香、瓜果香、大闸蟹香……写得真是太好了。结尾是一句“秋天就这样带着她特有的香味来了”,“简洁而又意韵悠长。”――老师评价说。
我们顿时对他刮目相看。他站起来谈写作感想时说:“嗯,没什么好说的,我觉得吧,写作文不能走寻常路,但我也常走寻常路;这一次是灵感闪现,但灵感也不会经常闪现……”
他说得一本正经,我们却忍俊不禁。我觉得这家伙其实天生具有幽默细胞,估计他自己都没发觉。
又一次作文课,我正奋笔疾书,他突然用手肘捅捅我的手臂。我一扭头,发现他热泪盈眶。
“带纸巾了吗?给一张。”他小声说。
“怎么啦?”我急忙掏出纸巾给他。
他摇摇头,不回答,边擦眼泪边用修正液在作文本上涂抹着。
交了作文后,他跟我说:“为了追求‘感人’,我把我妈写得病入膏肓,我自己都被感动了。可转念一想,如果这个作文得了高分我肯定憋不住会拿回家炫耀,我怕我妈看了会说我咒她,被我气个半死――她这人的忌讳太多了,所以我只好又把她‘改活’了。你就等着下次作文课老师满含深情地朗读评讲我的作文吧。”他害羞而又得意地笑了。
终于盼到作文课了,他的作文本发下来,老师没表扬他,他的作文也没得高分。
看他对着作文本沉默不语,我以为他在独自郁闷,便邀他放学去打乒乓。
一打起球来,他就生龙活虎了,我想他总算忘了作文的不愉快了。
打完球,他突然对我说:“我琢磨清楚了,在作文中将爹妈写得死去活来的时代过去了,不流行了。写作文就像打乒乓球,不能用力过猛,否则容易出台。”
小王喜欢打乒乓球,他将这两个毫不相干的事放一起打比方,听着还蛮有道理的。我觉得他还是蛮有才的。
小王做数学题时,总比大家慢。起先我以为他的反应慢,后来发现不是,他每一题都不满足用一种方法解题。
“有必要吗?老师教什么方法你就用什么方法不就行了,何必多此一举!”我劝他。
“老师用的就一定是最简单的方法吗?”他平静地说,“喏,这一题,我觉得我的方法就比老师的方法简便些;这一题我的步骤虽然比老师多几步,但我觉得它的广泛性更强,至少我自己更容易接受。”他指着他的
“数学集题本”跟我解释。
他自己准备了一个“数学集题本”,我一翻才发现,上面大都是“一题多解”的思路。
他似乎有点“走火入魔”了,哪怕数学测验时,他都可能因有些题“一题多解”而导致后面的题目没时间做。
“毛病吧,你这不是得不偿失吗?”我骂他,“老师又不会因为你解题方法多而给你额外加分!”
他不急也不恼,“那有什么呢,学****又不是为了分数。再说了,期中期末这种大考我就不会这样了,平时分数难看点有什么关系呢?”
我无语了,我想他是有自己的主见的。
渐渐的,他的数学成绩跻身到了“一线”,数学老师多次表扬他“思路开阔、有潜质”。我对他刮目相看。
前不久报上登了一则新闻说,几个四年级的学生做了一个实验:两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