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地质灾害防治整理.doc

格式:doc   大小:1,404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质灾害防治整理.doc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8/10/16 文件大小:1.3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质灾害防治整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质灾害防治
-根据ppt整理的知识点,请大家自己对着ppt看一下,理解一下,再进一步整理成适合你自己考试时参考的资料。

第二阶梯,1000-2000米,90%以上的“崩、滑、流”地质灾害发育在阶梯的交接处和第二级阶梯山地。
国土资源部负责全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增加1级,能量增加约32倍。,能量相差约( )倍。
地震发生时,在某地点振动的强烈程度。它表示该地点地面和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也反映该地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峰值的大小。
P波:P代表主要(Primary)或压缩(Pressure),为一种纵波,粒子振动方向和波前进方平行,在所有地震波中,前进速度最快,也最早抵达。
S波:S意指次要(Secondary)或剪力(Shear),前进速度仅次于P波,粒子振动方向垂直于波的前进方向,是一种横波。
地震破坏主要是面波和横波造成的
水波与地震波都是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传播特点:
P波能在固体、液体或气体中传播,s波则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岩土工程中,用纵波来测岩石和岩体的波速, 来看岩体的完整性和岩体的风化程度。测剪切波速来判断场地土质的软硬。
测土质场地,为啥用剪切波?因为地下水的存在对剪切波波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压缩波影响很大)

1 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 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2 当地面5m 倍的土层且该层及其下卧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400m/s 时可按地面至该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3 剪切波速大于500m/s 的孤石透镜体应视同周围土层
4 土层中的火山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应从覆盖土层中扣除
B.(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等效剪切波速vse(,)
假如第一层土厚度为2米,剪切波速为300m/s,
第二层土厚度为3m,剪切波速为400m/s,
求等效剪切波速Vse
解:

覆盖层厚度和等效剪切波速确定场地类别
结构抗震为最普通级别,主要是通过增加结构的强度、刚度和延性来抵御地震的作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概念: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有人问:为什么不是“强柱强梁”“强剪强弯”呢? 
1、“强柱弱梁”就是柱子不先于梁破坏,因为梁破坏属于构件破坏,是局部性的,而柱子破坏将危及整个结构的安全,所以我们要保证柱子更“相对”安全;
“弯曲破坏”是延性破坏,是有预兆的--如开裂或下挠等,而“剪切破坏”是一种脆性的破坏,没有预兆的,所以我们要避免发生剪切破坏!
构造柱和圈梁组成骨架,增加房屋的整体性。
例题:
地层层底深度(m) 剪切波速(m/s)
1. 1 120
2. 10 90
3. 16 180
4. 20 460
5. 基岩 800
求覆盖层厚度和等效剪切波速,根据规范,判断场地类别。。
16m大于5m,460大于400,且800也大于400,460/180=>,所以覆盖层厚度为16m。

因为16m小于20m,所以,计算深度取16m
,场地类别为三类

崩塌的形成条件及诱发因素之一:岩性
①由厚层坚硬的岩层如花岗岩等构成的斜坡体,岩石强度大,裂隙发育,形成高陡边坡;软岩很少发生。
②软硬互层,差异风化,参差不齐,易崩塌

导致边坡失稳的因索有很多,如地形地貌、地质构造、风化作用等等,而据统计水是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之一,90%以上的边坡失稳均与水有关。水对边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物理化学作用
;
,导致岩土体产生产生一系列诸如水解、溶解和碳酸化作用等化学反应,从而改变岩土体的矿物成分,进而导致岩土体细微观结构的破坏,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进而导致岩土体强度的下降。
二力学作用
1 静水压力
地下水静水压力是孔隙水压力、裂隙水压力及浮托力的总称。
由有效应力原理,地下水静水压力通过减小岩土体的有效应力而降低岩土体的强度,减小变形体潜在滑动面上的正应力,降低抗滑力。在裂隙岩体中的静水压力的“水楔”作用,可使裂隙产生扩容变形,使边坡发生渐进性破坏。
2 动水压力
动水压力是指地下水的水力梯度使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岩土颗粒阻碍而施加于岩土体上的力,亦即渗透力。
它反映了地下水渗流过程中总水头损失的那一部分孔隙水压力转化为作用在水流方向上的力

1. 滑动的岩土体具有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