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基因科学.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因科学.doc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8/10/16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因科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因科技社会简史探究
院系:美术学院
专业:公共班
姓名:陈向红
学号:2012200262
科技词汇的产生及其社会传播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表征。基因科技的诞生及其发展,使“基因”一词成为生物学时代的流行话语。自从20世纪初遗传学诞生以来,基因科技一路高歌猛进,无怪乎有人说,“一部遗传学的历史就是探索基因的历史”。更有人惊呼,“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那么,基因科技是如何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呢?我们可将之作为科学社会史的重要课题之一。

默顿认为,文化是影响文明(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包含用来规定善与恶、可允许与禁止、美与丑、神圣与亵渎的各种价值、规范原理与理想的方案。人类很早就在哲学层面上探索“遗传因子”和“遗传信息”。人类幼年时期的难题之一,就是对死亡的追问:“为什么人会溘然而去,不再复生?”希波克拉底、阿那克萨哥拉、德谟克利特在原子论的基础上提出“泛生说”,亚里士多德提出“血液说”(形式因、质料因)、阿尔克梅翁关于性别决定的“寒热说”以及巴门尼德等人的“左右说”,这些都是最早的探索先驱。在柏拉图的《国家篇》中,可以发现可能是最早的优生学思想,“理想的国家应该是由最优秀的人统治的国家”。康帕内拉在《太阳城》中,对柏拉图的优生学思想做了进一步发展。叔本华、尼采都有大量关于“育种战略”的论述。他们的理论对后世的影响甚大,如达尔文(“泛生子”)、魏斯曼(“种质说”或“决定子”)、德伏里斯(“泛子”)、斯宾塞(“生理单位”)等等,都对遗传“颗粒”或遗传“基因”的形态进行了猜测。我国古代哲学家也对遗传变异问题进行了天才设想。《庄子·至乐》的作者力求打破物种的界限,在描述生物界的变化时,力求找出各物种之间相互转变的链条,得到物种变异和联结的思想。“种有几,……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几”的原意为微,“机”的象形文字是生物胞胎之形。物种不是预定的和不变的,而是变异的。虽然道家在想象中有许多误会,但这古老的思想闪烁着进化论的光辉。世纪后半期,优生学学科诞生了,它突破了幻想色彩的束缚,形成了一场科学、社会和政治的运动。所有这些学说和理想为基因科学研究准备了文化前提。有了基因科学,就开始了基因的发展史。李约瑟说:“科学史是近代科学的成果之一。”科学史的确是随着近代科学本身的发展才发展的。

阐述基因的发现及主要研究过程,本文采用以人物为中心的方法进行叙述。因为美国科学史家萨顿曾言,“科学必须人性化,……使科学人性化的最好方式,……就是对科学作历史的考察……,并且使人们认识到每个时代的科学成就,从开始到最后,都是人的成就”。
17世纪以后,人们对遗传规律进行了实验探索。列文虎克、林耐、奈特、萨叶里、诺丹等生物学家通过实验已发现了遗传中的显性和分离现象,但他们只对现象进行了描述,无法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它。而当时有关遗传理论则完全是主观臆想的,并无实验为基础,且多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古罗马时形成的预成论和泛生论的翻版。受原子论的影响,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把遗传物质称为
“因子”。 1865年,孟德尔在连续年豌豆试验的基础上,发表了论文《植物杂交实验》,提出了经典遗传学的两大规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他还提出了遗传要素的观点,遗传要素就是我们所说的基因。孟德尔本想做进一步的实验,但晚年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