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党建基础知识
1、什么是党建?
答:党建是指党的建设。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纯洁性建设等,具有鲜明的党性和实践性,指导党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的工作与活动。
2、党的组织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答:由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三个部分组成。
3、什么是基层党组织?
答: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层委员会、党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
4、什么是党员大会?
答:党员大会是党的基层委员会、党总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召集的,由基层党组织全体党员参加的会议。
5、什么是党组?
答:县直部门党组是县委设在非党组织领导机关的一种领导组织,是该部门的领导核心,主要负责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和决定本部门的重大问题;团结非党干部和群众;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工作任务;指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
6、县直机关工委、部门党组、机关党组织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县直机关工委与县直机关单位党组织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与县直单位党组是协调配合关系。县直单位党组同本单位机关党组织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7、机关党组织是怎样设置的?
答:在一般情况下,党员人数超过100人的基层单位,经机关工委批准,可以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党员人数超过50人的,经机关工委批准,可以成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正式党员3人以上不足50人的基层单位,经机关工委批准,可成立党支部;正式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可与邻近单位的党员组成联合支部。
8、支部委员会是怎样产生的?
答:由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两年。
9、党支部委员会分工是多少?
答:党支部委员会可设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青年委员,根据工作需要还可设群工、保密、保卫工作的委员等。
10、机关党建工作主要制度有哪些?
答: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党员干部“一岗双责”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党组织生活制度;党支部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内选举制度;党费收缴制度;发展党员公示、票决及责任追究制度;党员监督制度;党员谈话诫勉制度;妥善处理不合格党员制度;请示汇报制度等。
11、党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党的基本理论教育;(2)党的理想信念教育;(3)党的宗旨教育; (4)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5)党纪党规教育;(6)党员标准教育;(7)党员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教育;(8)形式任务教育等。
12、“三会一课”制度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支部大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由党支部书记主持,书记不在时由副书记主持;支部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遇特殊情况及有必要时,支部书记可随时召集;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一至两次,如支部有特殊任务,次数可增加,也可推迟召开;党课一般每季度组织一次。
13、什么是“三重一大”决策制度?
答:“三重一大”是指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必须实行集体讨论决定,充分发扬民主,广泛论证,实行科学决策。
14、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的区别?
答:组织生活会是党支部或党小组以交流思想、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中心内容的组织生活制度;党员领导干部除了必须编入机关党的一个支部、党小组参加组织生活外,还必须参加党员领导干部召开的旨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民主生活会。
15、入党“两推一公示”怎么解释?
答:“两推”,是指选拔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先由党员和群众代表对申请入党人员进行无记名投票推荐,然后再召开支部会议,根据推荐情况以及本人的政治表现、工作实绩等,研究是否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在正常情况下,党员群众推荐票数达不到半数以上的,不能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一公示”,是指在召开支部大会接收预备党员之前,要将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政治思想表现、工作实绩、培养考察情况等,在发展对象所在单位或居住地进行公示,以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时间为7-10天。
16、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多长时间?
答:一年。
17、党员的党龄从什么时候算起?
答: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18、预备党员与正式党员相比,不享有哪几项权利?
答:不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9、预备党员入党誓词内容是什么?
答: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20、发展党员必须坚持什么原则?
答:发展党员必须坚持入党自愿的原则和个别吸收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禁止突击发展,反对关门主义。
21、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