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经济怎么办之一:
上限下限怎么守?
何刚
2013 年 07 月 29 日 09:33 来源: 人民网 - 财经频道
上限是通胀,下限是增长,上限突破了,百姓要骂娘,下限跌穿了,中国难
图 强。
七、八月份,正是全年最热的季节,但对于履新半年的新一届政府来说, 经
济 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挑战, 却是“压力山大”, 能否守住通胀上限和增长下限,
大家关心,全球关注。
按经济学家们的研究和中央 银行 家的实践, 通胀主要是一种货币现象, 尤其
是在物质和服务供应并不短缺之时, 若货币供应过多, 通胀在所难免。 从这一角
度观察,下半年要守住 %的通胀上限,关键是不要过多、过快地放宽货币政
策,尤其是不能总量过于宽松。
从全球来看, 随着美国 经济 并不软弱的复苏, 美联储开始着手退出量化宽松
政策,美元中期走强已成定局。欧元的情况复杂一些,因为欧盟 经济 依然低迷,
下半年欧洲央行不会主动收紧货币政策, 但进一步放松的概率也不大。 日本的情
况则需高度关注,安倍政府上台后推行的日元量化宽松政策, 似乎已在发挥作用,
这对于中国 经济 和人民币汇率 均构成挑战, 但是,中国仍然无须通过量化宽松的
货币政策与日本竞争, 相反, 日本 经济 进一步复苏所引发的需求增长, 对于中国
出口地适度增长并不是坏事。
从中国自身来看,央行在 7 月 19 日大力推进贷款管制放开,令人民币利率
市场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虽然存款利率上限尚未完全放开, 但通过资金的价格
手段(利率) 进行资金流向和配置调节, 显然是比总量宽松更重要的货币政策取
向。虽然有 6 月份的短暂钱荒警示, 但央行非常清楚, 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并不缺
乏,问题在于流向, 而流向可以在基准利率基本不动、 但市场利率自行议价的情
况下有明显改善。 也可以说, 随着利率市场化、 尤其是现在已经实现的贷款利率
市场化,央行已经部分解除了动不动就调利率的连带责任, 从而可以更灵活地运
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有针对性的预调和微调。
只要总量上的钱管住, 不乱放松,推动通胀快速上升的最大变量就控制住了,
除非商品和服务供应明显减少, 否则通胀很难大幅攀升, 即使下半年在一些具体
商品门类上有一些季节性供需起伏因素,守住全年通胀 %的上限,并不是什
么难事。
商品和服务供应会否减少, 核心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能是否衰退?三驾马
车各起什么作用?大家寄予热望的城镇化等新增长动力能否迅速发挥作用?我
的答案是谨慎乐观。
从政治 经济 学角度,下半年将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 有关新一代领导集体的
执政思路和改革方略, 近期正初步成型, 只待秋季三中全会定盘后, 即可从年底
中央 经济 工作会议和明年两会形成完整的执行计划。 这就是说, 政策性的不确定
因素在下半年将变得确定, 新一届政府将在继承和消化前任遗产的基础上放手施
政,这将极大提升各界对 经济 增长的预期,全年守住 7%或 %的 GDP下限不成
问题,相应的就业增长水平也不会失守。
从三驾马车的贡献看, 投资 和 消费 仍将两头并进。 先说 消费 ,过去三十多年,
消费 对 GDP增长的贡献稳定在  至  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受政府八项规定
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