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汪丁丁).pdf

格式:pdf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汪丁丁).pdf

上传人:dfjmvg964 2015/9/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汪丁丁).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1 1
2 2 2
第 10期(总第 299期) 财经问题研究 Number 10 ( General Serial No 299)

2008年 10月 Research on F inanc ia l and Econom ic Issues October, 2008
· 理论研究·
丁丁按语:这份讲义是我于 2008年 7月 16日和 23日以“东北财经大学社会与行为跨学科研究中心学
术委员会主席兼主任”名义在那里的连续两次演说的录音整理稿。演讲之后,在很短的时间里,由东北财
经大学博士研究生王昱根据现场录像整理成文稿,交我审阅。也因此,使这一次演说得以成文发表。不
过,我仍推崇中国古人或西方近代学者的“口述传统”(oral tradition) ———平日与好友或同事探讨有重大意
义的思想、学术、2现2实议题,求真相而不求发表。事实上,我所知道的每一个重要的学术中心,如维也纳小
2 1 1
组(及奥地利学派)、布尔巴基小组和芝加哥学派(政治学的和经济学的) ,都有自己的口述传统。我相信,
只有口述传统才能够保持关于根本问题的强烈的问题意识———这样的***不可能借助于必须满足严谨规
范的学术论文来传递。中国学者并不缺乏创造力,但很缺乏关于根本问题的问题意识的指引。于是,这些
稀缺的创造力资源的配置就产生了严重扭曲,尤其是源于教育和研究领域的官僚化管理体制的扭曲。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①
汪丁丁 1, 2
(1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北京 100000; 2 东北财经大学社会与行为跨学科研究中心,辽宁大连 116025)
摘要:本文在界定社会科学学科性质的基础上,分别藉由人文学科和科学的宗旨进一步阐释社
会科学,通过对比中西方社会科学的思想传统来反思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本文认为,
中国社会科学学者的任务在于感受重要性,抓住问题意识并能够运用西方合法的学术规范来表
达。
关键词:中国社会科学;意义;根本问题;表达
中图分类号: Co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176X (2008) 10 0003 11
一、社会科学的学科性质
我首先强调我们今天讨论“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中国”社会科学———是中国人的社会科
学,而不是美国人或俄国人或印度人的。其次,需要说明“社会科学”在人类知识整体中的位置,与它的
研究者的身份无关,它是普适的。
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的根本问题是社会的而不是与社会无关的,但它又有“科学”的性质,或
者说它是在“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一门学问。德文的“人文学”通常翻译成“人文科学”,因
为德语的“学”已经有了“系统研究”的意思,这是德语学术的传统,或许这里并不发生哈耶克曾批评的
“科学主义”倾向。但是,在英美学术传统内,我们不能将“人文学”( humanities)翻译为“人文科学”。因
为英语的“科学”,包含了远比德语的“学”更“自然科学化”的意味。若是我们用英语的“科学”所指的
方法来研究人文,则很可能会扼杀了人文思想。有鉴于此,林毓生教授将“humanity”译为“人文学科”,
而不是“人文科学”。
由于社会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的一门学问,如果我们观察社会科学的历史,不难看
到,它的研究方法也总是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人文学科的方法之间徘徊。我们说,这是社会科学的尴尬
①收稿日期: 2008 09 10
作者简介:汪丁丁(1953 - ) ,男,北京人,教授,博士生导师。E mail: dingdingwang @ pku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2
1
2
4 财经问题研究 2008年第 10期总第 299期
处境———夹在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叙事传统之间。
二、人文学———呈现意义
哈贝马斯曾这样定义“人文学科”———人文学的主旨是为人的生活提供意义。假如你对自己提出
诸如“我活着有什么意义?”这类问题,你就进入人文学科的领域了。人文学的功能、目的或宗旨,就是
1
“呈现意义”。
钱穆在 194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用“个性”和“群性”两个词来描述人的性质,他说人性既有个性又有
群性。今天,我们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哺乳动物”的一种。第一,因为是“动物”,所以每一个体不可避免地具
有“个体性”( individuality) ;第二,因为是社会性动物,所以不可避免地具有群体性,也可称为“可社会性”( so
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