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三章消毒与灭菌
消毒灭菌
消毒 disinfection 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灭菌 sterilization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
抑菌 bacteriostasis 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防腐 antisepsis
无菌 asepsis 不含活菌
无菌操作 asepsis manipulation
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
辐射
滤过除菌
热力灭菌法
干热:使菌体脱水干燥、大分子变性。80 ~
100℃ 1 h可杀死繁殖体,160 ~
170 ℃可杀死芽胞。常用方法有焚烧、
干烤等。
湿热:杀菌机制:在水分子存在情况下更易于
使菌体蛋白凝固,热力穿透性更强。
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
高压蒸气灭菌法(autoclaving) : ℃
15~20 min 可杀灭包括芽胞在
内的所有微生物。
煮沸法
辐射 radiation 破坏DNA结构,中断DNA复制与转录,使细菌死亡。紫外线波长265~266nm最强。
滤过 filtration
超声波 ultrasonic wave
干燥与低温: 冷冻低温干燥法lyophilization
化学消毒灭菌法
根据作用机制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类:
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 to denaturate and coagulate proteins of bacterial cell:
酚类---石炭酸、来苏、洗必泰等。
醇类--- 70%~75%乙醇杀菌力最强。
重金属盐类---红汞等
烷化剂---甲醛等,杀菌力强,但毒性大,有致癌性。
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to interfere enzymatic system and metabolism of bacterium:
氧化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高锰酸钾
等,与细菌的酶结合使之失去活
性。过氧乙酸对细菌繁殖体和
芽胞、真菌、病毒都有杀灭作用。
损伤菌细胞膜 to damage cell membrance of bacterium
表面活性剂:增加菌细胞表面张力,并增加其通透性使细菌破裂。
化学消毒剂大多对人体组织有害,只能外用或环境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