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7
文档名称:

长拉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5).doc

格式:doc   大小:1,503KB   页数:14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长拉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5).doc

上传人:165456465 2018/10/17 文件大小:1.4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长拉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5).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青海省道309线多拉麻科至杂多段公路工程
C合同段施工方案


本项目位于青海省玉树州的玉树县、杂多县城内。路线起点位于玉树县上拉秀乡多拉麻科与G214线相接,路线总体走向由东向西,终点位于玉树杂多县城与城市道路规划的温琼路相接。本项目在既有道路基础上进行改建,()。公路自然区划为Ⅶ3区。本项目按照交通部颁部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根据实际地形分别采用80km/h、60 km/h、40 km/h三种,一般路基宽度分别为12m、10m、,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本合同段起止里程K78+500~K82+110,,有隧道1300m/1座、涵洞296m/14座、。

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
设计速度: 本标段范围内60Km /h;
路基宽度: 本标段范围内10m;
行车道宽: 2×;
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一I级;
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l/100;涵洞l/50;
路面结构类型: 沥青混凝土路面、混凝土路面;
隧道净空:10m×5m;
地震设防标准: 项目所在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本合同段位于杂多县昂塞乡,临近省道S309老线。

1)地形、地貌
本项目位于青海省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境内。所在区域属于青南高原,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三江源水源涵养区。沿线地形变化较大,平原区和山岭区划分明显。山脉走向多呈北西向和东南向,总体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全线海拔较高,大都在4200~4800之间。
2)水文、气象
项目区深处内陆高原腹地,海拔高,受海洋季风影响较微弱,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类型。气温低,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干湿季分明,雨热同期等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尤其是东部地区高谷深、高差显著,具有垂直带分布明显等山地气候特点。全县气温随高度、纬度、地形而变化,全年各月平均气温由低向高、由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年均温高度递减率为每百米-℃,纬度递减率为-℃。全年气候严寒、少雨,无明显的四季之分,只有冷暧两季之别。冷季长达8-9个月,暧季只有3-4个月。降水集中在6-9月,无绝对无霜期。
3) 区域地质、地震
受印度洋板块推覆,本区自侏罗纪-白垩纪始由海相、滨海相沉积区逐步抬升为以陆相剥蚀区为主,并且继续抬升,经过几次大的构造旋,始成今日地势高亢,群山耸立的地貌格局。区域受一组NW-NWW向断裂控制,地质构造复杂,出露地层多样。
本项目位于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区东南部,大地构造单元属青藏滇缅“歹”字型构造体系。该体系的头部主体和外围褶皱带,北部重接复合与巴颜喀拉――松潘弧形构造带,构成弧顶向NE突出的弧形褶皱断裂带所形成的旋回层,由外而内为可可西里-清水河复向斜褶皱带、风火山-玉树褶皱带等五条褶皱带。
根据《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项目所在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4)沿线筑路材料、交通、水电等条件
砂:项目区域内子曲河滩砂料资源丰富,主要成分以泥岩,砂岩为主,开采运输均很便利。
石料场:隧址区岩质多为微风化板岩,石料质量较好,强度、硬度均能满足工程需求,可做片(块)石及碎石之用,也可做为桥涵、路基防护排水工程及路面碎石用料。
主材:工程所需水泥、钢材、木材等需从西宁市购买。
工程用电及用水:沿线区域内有子曲河、澜沧河等,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均可以满足工程用水的要求。
沿线电力供应短缺,除县城附近有龙青峡水电站供电,其余路段均需发电。
沿线交通运输方便,主要以S309、G214线为主要干道,辅助沿路线纵、横向拓宽和新建的临时施工便道可满足施工所需材料的运输任务。

本合同主要工程数量见“主要工程数量表”。
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路基处理
1
开挖土方
m3
20992
包括旧路面、填挖交界
2
回填压实
m3
4915
3
土工格栅
m2
3240
4
抛石挤淤
m3
38938

路基工程
1
回填土方
m3
148896
2
防排水圬工
m3
5935

桥涵工程
1
涵洞
米/道
296m/14

隧道工程
1
隧道
m/座
1300m/1
单幅



本合同段工程我公司将以高起步、高标准、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