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浅析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doc

格式:doc   大小:60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10/18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企业管理起制约,防护,鉴证,促进,建设性和参谋作用。但我国内部审计却由于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不够,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不精,内部审计方法不够科学,内部审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致使内部审计出现很大风险,限制了内审工作的开展。正确认识和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解决企业管理中内审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当前企业加强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具存特别秉要的意义。
和著作权归原所有,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对策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
以财务审计为基础。开展财务审计,能反映企业各项资产、负债和损益核算的真实情况。它包括审查会计资料的正确性、真实性和完善性,审查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及遵守财经法规情况,审查会计组织的健全度和会计制度得以贯彻执行的情况。
以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为核心。内部管理审计必须审查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运转是否正常、自我调节能力是否具备或良好。如果只审计企业财务数据,却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给予系统性评价, 在此情况下,是绝对无法发现并客观评价企业内部潜在风险的,实质性和预防性的管理意见和建议就更加不可能被提出。
以经济效益审计为秉点。从内容上而言,经济效益审计须对财务收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进行审计。它应以降低成本为中心,审查企业投入产出的整个经济活动是否具备经济性、效率性; 审计企业产供销计划、人财物管理、经济决策及内控制度等是否科学、合理、健全、有效;对各项目审计之后即是综合分析,针对薄弱环节和潜在漏洞,提出建设性意见。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和各环节进行效益审计,不断拓宽效益审计的领域,以找到更多风险问题,找出改进的具体措施,从根本上促进企业增收节支、开源节流、挖掘内部潜力、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二、内部审计风险
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不够。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设机构, 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幵展工作,为单位服务。因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如社会审计,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的利益制约。内审人员面临的是与单位领导层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以及与各科室、部门之间的同事关系,所涉及的人不是领导就是同事,审计过程及结论必然涉及到具体的个人利益,因而审计过程难免受到各类人员干扰。
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不精。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审计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从事审计需要的政策法规水平、专业知识、经验、技能、审计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审计经验是审计人员应有的一种重要技能,审计经验需要实践的积累。我国的内部审计人员中不少人仅熟悉财务会计业务,一些审计人员不了解本单位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由于我国内审准则工作规范和职业道德标准方面还有一些空白,许多内审机构和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规范的约束和指导。总之,目前我国内审人员总体素质偏低,直接影响到内审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面对当今内审对象的复杂和内容的拓展
,内审人员势单力薄,这将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内部审计方法的科学性不强。我国内审方法是制度基础审计, 随着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环境复杂化,这种审计模式不适应开展内部管理审计的需要,因为他过分依赖于对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预测,本身就蕴藏巨大的风险,内部审计一般采用统计抽样方法,由于抽样审计本身是以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