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山中 城东早春.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山中 城东早春.doc

上传人:镜花水月 2018/10/18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山中 城东早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师生学习案
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分课时:2 总课时:55 时间:6、8
课题:《山中》《城东早春》课型:自学·交流
学习目标:
,,领会文中的内涵

学习重难点:能够赏析这首诗歌,品味诗歌语言的妙处。
学习过程:
浏览学案、明确目标
自学《山中》
了解写作背景
《山中》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两句中的“悲”和“念”二字,则是用来点出因上述境况而产生的感慨和意愿。诗的后半首,即景点染,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这个“悲”和“念”的心情。
2、弄清诗句大意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4、本诗主旨:
以深秋景色更着黄叶点染渲染悲怆色彩,抒发久客思归之情。
5、“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山中》从通篇的艺术构思来看,诗人采用了“兴法起结”的艺术手法。一下笔便借景兴情,结尾处又以景结情,把所要抒写的思想感情融入一个生动、开阔的画面中,让读者从画中品味。这样,便收到了语虽尽而思绪无穷的艺术效果。
自学《城东早春》
1、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曾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此诗约为在京任职期间所作。这首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
2、弄清诗句大意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4、本诗主旨:
借诗人慧眼赏早春景色,暗含要有敏锐的感觉,发现新东西,写出新境界的寓意。
5、1.《城东早春》一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春天的早?
“清”字的妙处。
三、交流(先组合交流、后组内交流)
四、评价、点拨
五、检测
1、《山中》衬托诗人旅思乡愁的句子是:
2、《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表明诗人当时身处的境况如何?
3、《城东早春》一诗中,诗人对早春景色的赞美语具体描绘的诗句是:
4、《城东早春》是以“诗家”的眼光来写的,富有哲理,但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创作见解,你能解读出来吗?
《城东早春》
从通篇的艺术构思来看,诗人一下笔便借景兴情,结尾处又以景结情,把所要抒写的思想感情融入一个生动、开阔的画面中,让读者从画中品味。这样,便收到了语虽尽而思绪无穷的艺术效果。
【赏析】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两句中的“悲”和“念”二字,则是用来点出因上述境况而产生的感慨和意愿。诗的后半首,即景点染,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这个“悲”和“念”的心情。
首句“长江悲已滞”,在字面上也许应解释为因长期滞留在长江边而悲叹。这首诗的题目是《山中》,也可能是诗人在山上望到长江而起兴,是以日夜滚滚东流的江水来对照自己长期滞留的旅况而产生悲思。
次句“万里念将归”,句中的“念”字应解释为思归之念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