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毛概观后感.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毛概观后感.docx

上传人:花开一叶 2018/10/18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毛概观后感.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长恨此身非希贤
——观纪录片《小平,您好》有感
关键词:邓小平、改革开放、一国两制
文献摘要:邓小平,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政治家。三起三落,波澜壮阔的人生中既有着为革命留学法国的难忘回忆,又有着文革中两次被打倒的低谷。大浪淘金,站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关口,为中国设计出一条充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一句话道出了改革开放的从设计师邓小平的心声。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篇章的伟人。他的经历是一个国家、民族的传奇。历史的辉煌凝聚了他沧海般的人生,凝聚着他对人民披肝沥胆的忠诚,凝聚着他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下探索的执着和胆识。让我们追寻伟人的足迹,感受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让我们把时光倒回到1904年,邓小平出生在四川省。1920年,16岁的邓小平为了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解救水深火热的祖国。离开家乡,来到法国。在这里他与陈毅、聂荣臻、蔡和森等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成为了一名马克思主义者。
回国后的邓小平,在大革命失败后来到广西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左江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爆发后,34岁的邓小平在八路军129师担任政委与司令员刘伯承一道开创了太行山革命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解放战争中,他更是与刘伯承一起率领第二野战军以大无畏的革命牺牲精神,抛弃后方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淮海战役中担任总前委的他,沉着指挥,硬是以60万人吃掉了80万国民党正规军。
建国后,邓小平与1953年从西南局第一书记任上被调到中央工作。很快的,他以简洁干练精明严谨的鲜明工作作风而引人注目,1956年中共八大,邓小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开始了他十年总书记的生涯。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邓小平便被打倒,撤销一切职务。1969年,被下放到江西南昌在拖拉机修配厂做钳工,能想象到吗?一个65岁的老人,夏天头顶七月骄阳的曝晒在菜园里挑水种菜,冬天在呼呼的北风中劈柴生火。然而,伟人的内心总是无比坚强不屈。在南昌的蹉跎岁月中,无论刮风下雨,寒来暑往,邓小平总是坚持步行上下班,硬是踩出了一条小道。三年中,邓小平无时无
刻不在思索着中国社会的症结与出路。1972年,回到北京的邓小平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当被问到在南昌的感受时,邓小平非常平静的说:“等待。”不久邓小平逐渐成为扭转文化大革命混乱局面的中流砥柱,1975年随着周恩来病重,在毛泽东的支持下,身兼数职的邓小平开始了全面整顿,不顾个人安危与四人帮进行殊死搏斗。
1976年四五运动后,邓小平再度被打倒,困境中面对未知的前途,他依然保持乐观。乌云过后终究是彩虹随着四人帮的覆灭,邓小平终于迎来了他政治生涯的辉煌岁月。站在新的时间节点上,如何继续书写历史,振兴中华成为了萦绕在邓小平脑海中的头等大事。改革开放后,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