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我的偶像.pptx

格式:pptx   大小:718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的偶像.pptx

上传人:小枷 2018/10/18 文件大小:7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的偶像.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苏轼
我的偶像
寻找一个偶像
不需要华丽尊贵伟大
只需要强者追求理想原则
一、苏轼的
二、苏轼的
三、苏轼的
四、苏轼的
五、
六、苏轼的
七、
苏轼
生平
简介
思想
成就
名人眼中的苏轼
我心中的苏轼

中文名
苏轼、苏东坡、苏子瞻
国籍
中国(北宋)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四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出生日期
1037年1月8日(丁丑年)
逝世日期
1101年8月24年(辛巳年)
职业
文学家、政治家、美食家
信仰
儒学
主要成就
诗、词、赋、散文、书法、绘画
派属
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
(一)转任地方
苏轼自首任凤翔府判官之后,又到中央任判官诰院,杭州通判、密州太守、徐州知州、湖州知州等,在地方为官共八年。
(二)“乌台诗案”
因为写词被诬陷下狱,130多天后才得以释放,被贬为黄州做团练副史,两个月后又被改派汝州。
(三)东山再起
1085年3月5日,哲宗之母高太后垂帘听政。后苏轼被起用任登州知州七品,被调回中央先后任礼部郎中,中书舍人四品,翰林学士正三品。先后任杭州、颖州、扬州以及定州知州。
(四)被贬海南
1093年,哲宗亲政,苏轼被贬广东英州,还未到达英州,就又被贬到广东惠州,后又被贬到海南儋州。1100年哲宗病逝,徽宗继位,在儋州生活三年的已经65岁的苏轼,渡海而回, 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病逝于常州。
苏轼的生平大致
可分为四期:
苏轼的思想
苏轼的一生,将中国传统的三大思想体系:儒、道、佛,很好地融于一身。他以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从政,立志做一个经世济民的人物。他又以释、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思想处置人生忧患,因而在任何逆境中都能随遇而安,不悲观,不颓唐,永远保持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苏轼的成就
诗北宋诗坛的骄傲,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宗立派的大家,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赋把古文引进赋体,他的《赤壁赋》为文赋的代表作
散文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书法擅长行书、草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苏黄米
蔡”、“宋四家”
绘画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传
世。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
轼、苏辙、曾巩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苏轼的精神都集中体现在名人的眼中
刘艳琴:“来生让我嫁给苏东坡,嫁给这个上帝唯一的骄傲。”
王国维:“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刘熙载:“词至东坡,其境益大,其体始尊,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陈毅:“吾读长短句,最爱是苏辛。东坡胸次广,稼轩力万钧。”
朱德:“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林语堂:“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于丹:“苏轼的一生是洒脱豪放的,苏东坡很会过日子,好日子有好日子的过法,苦日子也有苦日子的乐处。他在四川做了东坡肘子。在杭州当官就游西湖,修苏堤。后来被贬岭南又对荔枝情有独钟,生活过得很滋润,诗里看到的是乐观。所以,我们的生命中少一些沉思,多一些率直,就能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安宁和舒畅。”
……
一个伟人,他之所以伟大,之所以被后人记住,并不只是因为他的人生经历多么传奇,也不是因为他的文学作品多么地优秀,更因为他的政绩多么地丰富,而是因为他的情感的真诚,才会感动世人,才会支撑起他传奇的人生,才会让他的作品充满爱,才会让他为百姓做实事,创造自己的政绩……
这一切,都因为苏轼的心里充满这一个字
——情。

苏轼与百姓
苏东坡在杭州做知府时,瘟疫时发。为了行医济世,治病救人,使黎明百姓免受疾病之苦,他从人的俸禄中拿出一些钱,在城里建了一座名叫“安乐”的病坊,三年之中就治疗了近千名病人,受到广大百姓的爱戴,也引起北宋朝廷的重视。
元丰年间(1078-1085),他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官黄州,在那里闲居了多年,号称“东坡居士”。适逢该地瘟疫流行,苏东坡专程到峨眉山拜访了名医巢谷,并得到一秘方“圣散子”。巢谷传授时,曾让苏东坡指江水为誓,保证永不传人。为了控制瘟疫的流行,苏东坡终以民生为重,将此方公诸于百姓,救活了不少灾民。

苏轼与苏堤
杭州背临西湖,南北环山,自然条件很好。苏轼曾把西湖比做中国古代美女西施:“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如果能加以开发,兴建各种水利设施,必然能造福一方。苏轼听取了多方的意见,决定在疏浚西湖的同时,用挖出来的葑土淤泥筑成一条长堤,以沟通西湖的南北。从此“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苏堤建成以后,西湖的疏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