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探究《喻世明言》中“夫妻互弃”不同结局的原因——以“第二十七卷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为例摘要《喻世明言》,白话短篇小说集,明末冯梦龙纂辑,与《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一起,合称《三言》。《喻世明言》重在”喻世”,男女夫妻关系的相处历来是人们的热议话题,对于夫妻之间的离婚模式无非两种:夫弃妇、妇弃夫。对于这种两种离婚模式,很多人就会不自觉的问出:每种模式在男女双方结局如何?历来认为,前者男方有优势,后者女方有优势。但是,今天我们借助《喻世明言》以“第二十七卷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为例来说明两种模式下女方均处于不利局面。关键词:冯梦龙;喻世明言;夫妻互弃目录引言 2一、“妻弃夫”悲惨模式 3(一)故事梗概 3(二)人物分析 41、“前卫而又短视”的朱买臣之妻 42、“立场鲜明又严中有细”的朱买臣 4(三)历史含义 5二、“夫弃妻”大团圆模式 5(一)故事梗概 5(二)人物分析 51、“知错能改”的莫稽 52、“宽容大度”的金玉奴 6(三)历史含义 7三、“夫妻互弃”不同结局的原因 7结语 7参考文献 8致谢 9引言在《喻世明言》第二十七卷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中讲了两则故事,一个是朱买臣被妻子抛弃,另一个是莫稽抛弃妻子金玉奴;一个是女弃男,一个是男弃女。最终结局一个是悲剧,一个是喜剧。这在现代人看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是闹离婚,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站在那个男权主义的封建社会,这一现象的历史含义就一下子凸显出来。简单讲,妻子抛弃丈夫,追求真爱,在男权社会这是很难想象的,用我们今天的话说,这位奇女子是一位女权主义者,值得鼓励。然而站在当时人的立场上想人们对这位奇女子的评价会相当差吧,以至于找不到下家,但是通过文本我们会意外发现,女子很快找到自己的心仪对象结婚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当时的社会风气还算宽松。男主角朱买臣呢?我想在未发迹之前会异常凄惨,媳妇把自己摔了,别说当时人怎么看他,现代人都看不起这样的人。所以朱买臣应该是受了奇耻大辱,这一点有可能也是激励他发奋苦读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他日后成名埋下伏笔。当男主角发迹之后,前妻看到之后,想重新和朱买臣续前缘,被朱买臣当面回绝,然而我们的主角朱买臣还是比较和善,念及旧情没有做绝,赏赐后园隙地予她。原本的无心之举最终使她在回后园途中被路人指说,一时感到极为羞耻,最终投河而死。到此为止,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女主角是一个“势力”女子,喜欢攀附权贵,按照我们的现代观点,女主角完全没有必要自杀,重新过自己的日子即可,然而,女主角却选择自杀,有一种解释就是对自己的短视懊悔不已,如果当初没有抛弃朱买臣,现在自己不就是太守夫人,想到这,自己痛苦不已,对于这种势力之人,一时想不开自杀也是可以理解的。另一种解释是遭到四面八方的指责,普通生活很难维持下去,活着给自己周围亲人带来无尽的耻辱,最终只能用死来解脱这一切,这实在是一个悲惨的结局。男权社会下的女子,本身就是弱势群体,退一万步就算她势力,她就真该死吗?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丈夫抛弃妻子,另寻新欢,这在当今社会比较常见。不过能够像男主角一样悔过自新的的确少之又少。这则故事里面的女主角的表现着实让当下的女孩子们大跌眼镜,对于伤害过自己的男生是绝对不会原谅的,如果有这层理解,那么我们看我们的女主角的心胸之宽广可谓望其项背呀!最终在许德厚及其夫人的帮助下他们破镜重圆,还是个大团圆结局,这样的狗血剧情放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