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ppt

格式:ppt   大小:838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ppt

上传人:3399846977 2018/10/18 文件大小:8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节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思考:
为什么阿德勒的理论体系叫做个体心理学?
一、生平及人物简介
1、生平:
幼年残疾和疾病
学生时代数学成绩差,后在父亲鼓励下变为数学优等生
大学毕业后眼科医生经历,后转精神病学
妻子是来自俄国的留学生罗莎
关心人的成长,深入实践
反对弗氏“性本能”是人格发展动力的观点,后决裂
2、阿德勒在心理学领域的地位
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
精神分析学派第一个社会心理学家
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
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在人格发展中作用的心理学家
二、主要理论观点
人格动力—追求优越、自卑和补偿
1
人格类型—生活风格、社会兴趣
2
人格评鉴—出生顺序、早期记忆、
梦的分析
3
追求优越(striving for superiority
追求优越是阿德勒人格理论的核心。
追求优越是生活中的基本事实,它并非企图要比别人更好,也不是一种傲慢或跋扈的倾向,或对自己的能力与成就洋洋得意,而是指朝向完美(perfection)的驱力。
优越感包含完美的发展、成就、满足和自我实现。
追求优越既可能成为向上的动力,又可能危害社会。
阿德勒认为:促使人类作出行为的,是人类对未来的期望(目标),而不是其过去的经验。这种目标虽然是虚假的,经常是属于潜意识的,它们却能使人类按照其期待,作出各种行为。阿德勒把这种虚假的目标之一称为“自我的理想”,个人能借之获得优越感,并能维护自我尊严。
受德国哲学家怀亨特的影响“:人类都是凭借一些在一些现实上不存在的虚假目标而生活着的。”
自卑
“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积极的驱力
阻碍个人成长,
长,不利于身心健康
自卑的双重作用
补偿
电视连续剧《暗算》是一部反映反间谍部门无线电侦听与密码破译的故事。
阿炳是个盲人,他的神奇之处在于,凭耳朵他就能知道打架的是一大一小两只母狗,全部特工一个月才找到敌人电台2个,他1人就找到8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