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拟解决的问题:
语文课如何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从而避免高耗低效,少慢差费。
重点解决:
如何围绕语文学习的本质——语言来开展教学活动
语文案例分析
让语言表达的例子走进学生的心灵
湖北省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于2010年10月26日在四十五中学举行,这次比赛的规模出乎意料地冷清。没有了高高在上的比赛舞台,没有了黑压压连走道上都站满了的磅礴恢弘,默然神合般,上课的女老师也一律素面朝天,不施粉黛。但是语文教学比赛的本性却分明地从稀稀寥寥的人气中流露出来。回归真实、质朴、自然的原生状态以亲切而贴近现实的面孔似乎正在向听课的老师昭示着为比赛而比赛的表演秀的虚浮,反思引导课堂教学的大赛本质功能款款而含蓄地走近着为数不多的到会者。
笔者有幸聆听了第一天比赛的内容,更有幸在清冷和安静中反思了语文课少废差慢效益缺失的原因,下面就第一堂课《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过程谈一点个人关于语文教学的本质的疏漏看法。
课题: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古代有个叫公治长的人,传说懂得鸟语。一天,公冶长正在家中闲坐,一只喜鹊落到院里树上“唧唧喳喳”叫个不停,公冶长听出喜鹊在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只死绵羊,你吃肉,我吃肠。”公冶长大喜,忙来到南山,果见一只绵羊死在那里,便把它背回家中,动手剥起来。半月后的一天,那只喜鹊又飞来叫到:“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个大灰狼,你吃肉,我喝汤。”公治长赶到南山,背回了已死的大灰狼,美美地饱餐了一顿,还把骨头拿到市场上卖了个好价钱。
二、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是否想做能听懂鸟语的人?学懂了课文,就很有可能实现这个愿望。
三、板书课题,介绍作者。
出示投影: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在气象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份成就都是和他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
四、师读课文,给生字注音,想想大自然的语言到底指什么。
五、出示投影,纠正读音:
连翘翩然孕育萌发
销声匿迹风雪载途
六、文章围绕物候和物候学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七、把握文章思路:
物候、物候学;
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
物候观测队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研究物候的意义。
八、分组讨论这四个方面包含了哪些内容?
九、研讨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
出示投影: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十、投影小结: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有条有理,并且由空间方面谈到时间。
十一、作者为了说明这四个因素对物候的影响采用了什么方法?
十二、小结: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就更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
十三、读第七自然段,这里哪些词语用得比较准确?
分析“只比北京早十天”中的“只”;“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中的“若干天”
十四、小结:一味的准确严谨会让人单调乏味,相反有的地方写得生动有趣,找出这些地方,看看那些词写得生动?
分析“风雪载途”、“花香鸟语”
十五、小结:这篇文章语言不仅严谨、准确,而且生动有趣,我们好好感受。
十六、延伸:咱们从这一课学到了很多物候知识,下面来考考大家。
出示投影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