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丁伟合肥听课心得体会.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丁伟合肥听课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liwenfei1314 2018/10/19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丁伟合肥听课心得体会.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安徽小学数学 2013 年经典课听课归来心得
全椒县逸夫小学 丁伟
2013 年 12 月 9 日,我有幸参加了安徽省小学数学 2013 年经典
课展示与引领系列活动。 在这短短一天的时间里, 我认真观摩了 6 位
优秀教师的课, 他们的课堂教学风格各有千秋, 都浸润着浓浓的求知
精神和探索理念,真实、朴实、扎实、生活化的数学课堂都是各位执
教教师智慧火花的精彩呈现,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名师们课前
注重情感交流, 拉近了师生距离; 课上注重引导学生充分经历了 “猜
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 的思维之旅; 每节课都散发了浓
浓的数学课应有的数学味道;同时名师们语言简洁精炼,言简意赅,
没有多余的话。 其中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深圳骆奇老师的 《尾巴重
新接回的奥秘》。下面就结合这节课谈谈我的体会:
一、立题新颖。刚拿到活动材料,看到课题是《尾巴重新接回的
奥秘》,我蒙了:这节课是哪册教材里面的呢?我怎么没看过呢?我
的兴趣一下子来了。 本来是第一节课, 结果因为严重的雾霾天气使最
精彩的这节课留到了最后。随着骆老师的登场 “尾巴重新接回的奥
秘”就显现出来了:就是两张正多边形图片,一张多边形纸上面画某
个动物的身体, 另一张多边形纸上画上那个动物的尾巴, 然后两个多
边形拼在一起就是尾巴接回了。 边数多的多边形不动, 转动边数少的
多边形,就能让尾巴再次接回,而两个正多边形边数的公倍数是几,
就把边数少的多边形转动几次, 尾巴就能重新接回。 而尾巴第一次接
回时转动的次数,就是两个正多边形边数的最小公倍数。原来,这一
节课是在讲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 真是个巧妙的设计: 通过做
1
尾巴重新接回的游戏, 探究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把知识与
概念融进游戏,深深地吸引学生和我。
二、思路清晰。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找准新知的切入点,
从学生猜测开始。 教师出示一张正六边形的猴子身体图片, 紧接着出
示一张正四边形的猴子尾巴图片,刚好把猴子的尾巴接上。然后问:
“这张正四边形的卡片转动几次猴子的尾巴又能重新接回呢?请同
学们猜一猜。 ”这时候,学生凭着对正六边形和正四边形的直观认识,
多数猜 6 次的。这时候老师适时演示转动 6 次尾巴未能重新接回。 学
生的认知产生矛盾和疑问。后学生又修正为 12 次。为什么会是转动
12 次呢?此时,老师又追问:“正八边形的公鸡身体图片和正五边
形的公鸡尾巴图片, 需要把正五边形的公鸡尾巴图片转动几次尾巴又
能重新接回呢?问题的提出,彻底的把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起来了,
尾巴重新接回奥秘到底是什么呢?
接下来让学生分小组玩尾巴重新接回的游戏, 教师给学生准备了
正八边形的公鸡身体图片和正五边形的公鸡尾巴图片和记录纸, 供学
生研究, 并且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 尾巴第一次重新接回需要转动
的次数、尾巴第二次重新接回需要转动的次数,第三次呢、第四次
呢,, 一一实验,并做好记录。
最后组织小组汇报、 全班讨论: 重新接回的次数与什么有关?是
一种怎样的关系呢?引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教师
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物入手, 以探究“尾巴重新接回的奥秘” 为主线,
努力营造自主探究的热情, 点燃了探究的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