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1
文档名称:

杭州十一五规划纲要.docx

格式:docx   大小:94KB   页数:7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杭州十一五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花花世界 2018/10/19 文件大小:9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杭州十一五规划纲要.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在党的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决策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是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的,是未来五年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全市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行动纲领。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背景
“十五”以来,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2005年,,按当年汇率折算,人均生产总值达5431美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城市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市已成为民营经济大市。对外开放不断扩大,2005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98亿美元,%(,%);五年中,,比“九五”。城乡和区域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大都市框架拉开。,是“九五”。相继建成一批重大项目,城市发展由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变,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带动力进一步增强。文化名城建设全面推进,科技、教育、卫生、体育、人才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十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好、质量效益最高、城乡面貌改变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还面临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要素、生态环境和人才科技的“瓶颈”制约矛盾日益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社会结构转型相对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因社会转型和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保持社会稳定的压力加大;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待增强。
专栏1:杭州市“十五”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
“十五”计划
目标
2005年实际
“十五”年均
增长率
全市生产总值
2200亿元
(2000年价格)

%
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
33000元
44487元
%
城镇登记失业率
4%
%

进出口总额(不含省公司)
100亿美元

%
其中:出口总额(不含省公司)
60亿美元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30%
47%

总人口(户籍人口)
650万人

%
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000元
16601元
%
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5600元
7655元
%
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居


%
住使用面积
三次产业结构
::
::

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35%
%

旅游总收入
400亿元
465亿元
%
旅游业增加值
148亿元

%(按当年价计算)
旅游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
%

五年累计协议利用外资
55亿美元

%
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
38亿美元

%
人口自然增长率
4‰


*:2002年,国家对国民经济行业归类重新调整,统计口径发生变化,此项指标在制定“十五”计划时,为“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2005年实际值为“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均生产总值将从5000美元迈向8000美元,这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际环境总体上对我国、我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