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8
文档名称:

试论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契约演进理论.doc

格式:doc   大小:214KB   页数:7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试论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契约演进理论.doc

上传人:ranfand 2018/10/19 文件大小:2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试论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契约演进理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试论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契约演进理论试论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契约演进理论!;#!!试论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契约演进理论%李风华内容提要!论文的上半部分讨论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契约论的相容性问题$文章发现;马克思主义对古典社会契约论的批判仅限于它的理论前提与结论;而至于作为理论工具的契约论;仍然可能为马克思主义所利用$下半部分则试图将‘.宾莫尔#;并对该框架的各个理论环节+++自然状态#参与人#理性#生命博弈#道德博弈#原初状态+++给予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作!者!李风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社会契约论是从主体的互动及其关系结构的角度来描述与解释政治观念的一种方法#其基本特征在于对于人类互动关系中一致同意要素的强调-%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社会契约论达到了顶峰#之后在休谟和黑格尔等人的批判之下开始衰落-;#世纪中后期##社会契约论复兴#随后在各个领域涌现一大批契约论作%%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张宇教授的指教#这对于本文的基本思想的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表达谢忱-但全部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契约论的基本要素#值得专文论述#此处稍稍提及几种常见的观点-有不少人认为#契约论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方法上的个人主义#这是一种误解#罗尔斯就反对这种解释%罗尔斯#%48><#004699'>3<#004699'>3#*%&-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契约论包括一致同意,双方交换权利和严格服从契约三个要素-因此#罗尔斯的契约论仅仅具有一致同意这一层因素#尚算不上典型的契约论%赫费#%44<#004699'>3#7.,4,&-还有一种观点如此定义!(一种政治哲学的理论是契约式的#只要并且只有当在该理论中0契约1这个概念是导出政治权威及义务的既充分又必要的条件)%石元康#;##-#7.;$&#根据这个定义#罗尔斯也不能称得上契约论-后面两种将契约论自我定义#然后又循环论证的做法当然能够自圆其说#但却不能反映人们使用(契约论)这个概念来指称相关作者的现实-当几乎所有的论者都将罗尔斯视为契约论作者#并对当代契约论复兴做出最重要的贡献时#我们就只能适应人们使用契约论的这个现实-必须改变那种严格定义#然后筛选#甚至排斥常识的做法#而只能放宽契约论的定义-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一致同意是所有契约论作者认可的理论要素-这个定义#虽然无法充分对契约论做出概括#但至少做到必要的解释#因此可以视为一种最低限度的定义-政治经济学评论!;;#卷!第$辑!总第$;辑;!;$!!家#其中著名者有约翰212哈萨尼,詹姆斯2布坎南,尤根2哈贝马斯,罗伯特2诺齐克以及戴维2高西尔等人-完全可以说#社会契约论在西方学术界有关社会,政治观念和制度的研究中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方法-契约论能够取得这样的地位#固然存在着社会历史的原因#但是其自身的理论特征也不乏可取之处#至少对于政治观念和制度的阐述#社会契约论具有其他理论方法所缺乏的分析性作用%李风华#;##-+李风华#;##0&-撇开许多契约论作家所持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倾向#这种理论工具的分析作用是能够为马克思主义所吸收和应用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开放的学说#借鉴和应用社会契约论的某些方法#用以描述与解释现实政治生活中观念与制度的变迁#是有益的-本文的目标是建构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契约演进理论-为此#文章分为两个部分-上篇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契约论的相容性问题#下篇试图吸收当代契约论的一些成果#描述一种马克思主义社会契约演进理论的基本框架-上篇!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契约论在这一部分里#我将讨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契约论的相容性问题-由于多数社会契约论作者持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资产阶级立场#他们在意识形态上的倾向以及论证形式方面对于辩证法的排斥#使得许多读者持有一种隐含的观念#即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契约论是对立的-我将致力于证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契约论存在着相容性-首先#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涉及社会契约论的文本分析#文章指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于古典社会契约论的批判主要局限于它的社会历史根源,理论前提与结论的批判#但对于纯粹形式上的逻辑框架本身#尚未予以否定#因此仍然存在着将社会契约论纳入马克思主义框架中的可能性-接下来#我将评述和分析当代马克思主义作家***以前苏联的法学家帕舒卡尼斯和英国政治思想家麦克弗森为代表***对于社会契约论的批判-文章的结论是他们的批判更多是对个人主义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而不是对社会契约论本身结构的批判-他们在批判时存在着将古典社会契约论等同社会契约论的一般形式#而这事实上抹杀了社会契约论的多种形式-分析表明#建构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契约论是可能的#也是可取的-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