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京剧观后感.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京剧观后感.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8/10/19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京剧观后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其实这个学期以前,我们很多人都对京剧十分陌生,只知道它是中国的国粹。在上京剧欣赏课之后,我渐渐的从能够接受到慢慢感受再到细细品味,可以说为我的人生增多了一件可以快乐的事。所以,经过七转八回,终于来到了剧场,心中兴奋难平,毕竟这么近距离观看京剧还是第一次。就这样我们和周围的老戏迷们一起等待这一台京剧。就这样熟悉的二胡、锣鼓声响了起来,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个拉二胡的小伙,一头金黄色的头发,酷气十足,他和其他几位奏乐者都陶醉其中,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吹弹飘逸,时而正襟危坐。其中风味,此种境界令人神往。今天的剧目顺序是游湖、西施、打上坟。“白蛇”首先登场了,一身白底红花衣,身段婀娜,声音圆润且高亢,这就是老师说的花衫吧。接着青蛇,船夫,许仙上场了,场下在一声声叫好中一阵阵掌声随之而起。我发现演员们有时动作虽然很慢但是很难发现多余的动作,有时动作非常夸张却又觉得恰得情分,有时几句话唱很长时间(可能就是老师说的四句八分钟吧)却让人感觉却十分流畅。原来慢并不是影响人们欣赏的原因,京剧虽然是比较慢的艺术,但是只要欣赏者抛开世俗的车马喧闹,走进那个离我们并不是很远的世界,就会得到感动,就会得到快乐。况且京剧中的唱腔艺术真是一绝,想着那流行歌手唱那首离歌简直是唱的人痛苦,听的人也痛苦,只是为了追求那种痛苦的共鸣而喜欢是真的喜欢吗。然而京剧演员唱出那一句句直冲云霄的句子的时候,脸上挂着的是那么从容,那么端庄,那么震慑人心的表情。那嗓音清亮,透彻,时而冰泉冷涩,时而幽怨缠绵,时而又铿锵有力,真非一日之功,确实能给人极大的听觉享受。其实很多时候不看字幕是很难听懂的,但是听不懂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有听戏的心情就足够了,人生难得几回闲,就算真的闲下来了,心就真的得空而闲了吗?在剧场看戏和在家看电视是很不一样的,在剧场看戏就一个感觉——精美。从演员的服装到小小的道具都做得十分精美,场内的布置把人的心拉的很远,仿佛回到了古人的世界,音响效果比什么四维立体环绕好多了。第二场是西施,“西施”声音也很甜美却不华丽,但有一种委婉哀伤的感觉。西施很大程度上是唱,虽然并不像白蛇出来那样的惊艳,但是韵味还是值得细细品味的。西施忧国忧民,深夜难眠的情感,想起那句:风轻月淡凌波乱,新柳婆娑面遮拦,红颜自古多断肠,春色何见寥弥漫。古人很多情感,今天我们都没有亲自体会的机会了,要说感知也只能是比较浅层次的感知。要说感知最深刻的,可能就是这些京剧演员了,要使自己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出古人的味道,那真是只有暂时人格分离让自己多多体味古人,接近古人罢。从这个角度上说,京剧演员真是值得敬佩的。第三场是打上坟,这场戏比较长,场景也换了好几次。印象最深刻就是丑角了,果然是无丑不成戏,逢丑比俊。戏在后半段加入了很多的现代元素,估计是照顾我们学生的吧,不知道老票友会不会介意。反正这戏难度也挺大的,像这种相对冗长的戏,内行还可以看看门道,外行连看看热闹的机会也比较少,大概是因为这样戏到最后才被改得热闹的吧。不管怎样丑这个角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既要走进那个固定的古代文化氛围,又要随时跳出来调节气氛,实在是一个很有挑战的角色,拿今天演艺圈的说法,他是当仁不让的演技派演员。三场戏听下来,每一场都有惊喜,感触颇多。由于是第一次看戏,对生旦净末丑只是有了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对唱念做打的技巧也不敢多加评价。出了剧场又回到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