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艾灸养生.doc

格式:doc   大小:57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艾灸养生.doc

上传人:乘风破浪 2018/10/20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艾灸养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艾灸养生》让你永葆“性”福的艾灸疗法
追寻三个性福大穴人体自有威而刚--
        这一类的朋友经常会出现不明原因的阳痿或勃起不坚,阴部常常觉得多汗,而且时常出现头晕,感觉身体发沉,小便黄等。这种情况多是因为心理因素或饮酒过度,或者吃肥腻东西太多,以至毒素在体内特别是在肾经上堆积所致。
        这个时候除了补肾增强性功能以外,一定还要加上祛体内湿热的穴位。我们首选阴陵泉祛湿热,然后加上肾俞、关元补肾。阴陵泉,从名字上一看就知道它和体内的“水”有关。脾主运化水湿,也就是说脾能够把我们吃进去的水湿之物转化成我们身体需要的物质---气血。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前面我们说了,合穴就是本经经气深入脏腑的位置,也就是经和腑联系的位置,所以刺激它能最快地振奋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清利湿热
        阴陵泉是补脾、利水的穴位,两者比较而言,利水的作用更为突出一些。所以人体凡是有“湿”或者水肿的情况时都可以使用它,对它进行按揉,一年四季都可以。但是每年夏季以及夏秋之交的时节按揉此穴最合时宜,因为夏季的“暑气”最旺,“暑必兼湿”,此时按揉阴陵泉,可以有效地消除体内有湿的各种症状。
        刺激阳陵泉应该在下午或者晚上进行,因为一天之中晚上属阴,白天属阳,下午为阳中之阴。湿属阴邪,在每天阴的时刻它就比较盛,这个时候用阴陵泉泻湿正合适。关元和肾俞同样方法。
        配合关元和肾俞,是因为两穴都是温补肾阳的穴位,“湿属阴邪,得阳则化”,补阳以化湿,加上阴陵泉的祛湿作用,很快就能消灭蕴积在人体内的湿热之邪。
        操作方法:每天下午或者晚上按揉双侧阴陵泉各3分钟,然后按揉关元3分钟〈天气凉的时候也可以艾灸〉,最后双手搓热按在两侧肾俞上面。
        五味禁忌:湿热下注的人一定要忌饮酒和煎炸、肥腻的的食物,饮食一定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
艾灸治病总集:取穴归类!
2014-11-01 益生良行中医艾灸
艾灸治疗原则:
盛则泄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下陷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凡病属虚寒者多取背部俞穴灸之。凡病实热者多取四肢穴道灸之。 
凡病在上部者,肩隅、曲池、郄门、外关、内关、合谷皆可用。凡病在下部者,环跳、阳陵泉、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皆可用。预防一切传染病,灸中脘、关元、足三里。经常灸更妙。 
凡病属全身者,可取大椎、风门、身柱、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毛病比较多的,先艾灸主症再考虑其他。 
一、常见症状及杂病 
【头痛】头维、上星、百会、风池、天柱、风门、合谷、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申脉,根据头痛部位适当选穴。 
【偏头痛】风池、头维、通天(灸良效)、太阳、列缺、阳陵泉、丘墟,取患侧穴。 
【发热】风池、大杼、大椎、曲池、三间、后溪、足三里
【盗汗】百会、肝俞、阴郄穴、后溪。
【呕吐】身柱、上脘、内关、足三里。 
【水肿】肾俞、三焦俞、膀胱俞、中脘、关元、水分、阴陵泉、三阴交。
三里。 
【腹水】肾俞、三焦俞、水道、中脘、水分、关元、阴陵泉、足三里、水泉公孙、太白。 
【腹痛】 
1、上腹部:上脘、中脘、梁门、梁丘、足三里。
2、下腹部:天枢、关元、内关、公孙。 
【哮喘】大椎、肺俞、膻中、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咯血】肺俞、曲池、尺泽、三阳络、郄门、血海。 
【衄血】大椎、上星、迎香、手三里、尺泽、温溜、孔最、合谷、少商。 
【心悸】内关、膻中、心俞、足三里。 
【腰背痛】大杼、肝俞、肾俞、次廖、委中、承山。
【脚跟痛】仆参、水泉、申脉、照海、局部灸。 
【便秘】左腹结、天枢、神门、支沟、大肠俞、足三里。 
【便血(肠出血)】天枢、温溜、合谷、大肠俞、秩边、阳陵泉、承山、梁丘。
 
【休克】百会、神阙、大陵、足三里、人中。 
【惊厥】大椎、曲池、阳陵泉、足三里、手足十二井,可以多针少灸。
【失语】哑门、廉泉、天突、内关、通里、合谷。
【疟nue疾】大椎、间使、足三里、后溪。
【身体虚弱】大椎、中脘、关元、足三里。 
【中毒】筑宾灸能下胎毒、药毒。水毒取肾俞,食物中毒取大肠俞。
【输血输液反应】百会、大椎、曲池、足三里。
【血沉速率快】大椎、阳陵泉、隔俞。
二、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风门、大椎、太阳、尺泽、合谷、外关、足三里。专灸风门、足三里可预防流感。 
【气管炎】风门、大杼、身柱、隔俞、肾俞、肺俞、中府、膻中、中脘、尺泽、丰隆。(化脓灸) 
【支气管哮喘】风门、身柱、肺俞、灵台、脾俞、肾俞、天突、中脘、中府、膻中、尺泽、内关、足三里。天灸大椎穴。
【肺炎】风门、心俞、肺俞、尺泽、孔最、足三里。
【肺化脓症】大椎、肺俞、孔最、足三里。 
【肺结核】体温正常者:肺俞、膏盲、胃俞、中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