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养殖水体的主要物理化学特性.docx

格式:docx   大小:37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养殖水体的主要物理化学特性.docx

上传人:buhouhui915 2018/10/20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养殖水体的主要物理化学特性.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养殖水体的主要物理化学特性
一、透明度
透明度是用测定萨氏盘 (黑白间隔的圆板) 的深度来间接表示光
透人水的深浅程度。 其大小取决于水的混浊度 (指水中混有各种浮游
生物和悬浮物所造成的混浊程度)和色度(浮游生物、溶解有机物和
无机盐形成的颜色) 。在正常情况下,养殖水体中的泥沙含量少,其
透明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中的悬浮物 (包括浮游生物、 溶解有机物
和无机盐等)的多少,透明度与水中悬浮物数量之间呈曲线关系。凡
是水中悬浮物多的养殖水体,其透明度必然较小。
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 精养鱼池水的透明度通常为  ~;
粗养鱼池水的透明度为  ~ 。浅水的藻型湖泊,因藻类丰富,
且易受风浪搅动使底泥悬浮,故透明度较低,—般为  ~ 。如
武汉东湖平均透明度为  m;而浅水的草型湖泊,由于水草丰富,
水中悬浮物少,透明度较高。
二、补偿深度
光照强度随水深的增加而迅速递减, 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及
其产氧量也随即逐渐减弱, 至某一深度, 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
量恰好等于浮游生物(包括细菌)呼吸作用的消耗量,此深度即为补
偿深度(单位: m);此深度的辐照度即为补偿点(单位: μ E)。补偿
深度为养殖水体的溶氧的垂直分布建立了一个层次结构。 在补偿深度
以上的水层称为增氧水层, 随着水层变浅, 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
净产氧量逐步增大; 补偿深度以下的水层称为耗氧水层, 随着水层变
深,水中浮游生物(包括细菌)呼吸作用的净耗氧量逐步增大。
不同的养殖水体和养殖方法, 其补偿深度差异很大。 水体中有机
物越高,其补偿深度也越小。通常,海洋、水库、湖泊的补偿深度较
深,而池塘的补偿深度较浅,特别是精养鱼池,其补偿深度最浅。补
偿深度为养鱼池塘的最适深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据测定, 在鱼类主要
生长季节,精养鱼池的最大补偿深度一般不超过 ;北方冬季冰
下池水的最大补偿深度为 。因此,日本养鳗池(指单一养鳗,
不混养其他鱼类)的设计水深均在补偿深度以内,通常不超过 1m。
三、溶解氧
(一)水中氧气的来源
1、空气的溶解 水面与空气接触,空气中的氧气将溶于水中,
溶解的速率与水中溶氧的不饱和程度成正比, 还与水面扰动状况及单
位体积的表面积有关, 也就与风力和水深有关。 氧气在水中的不饱和
程度大,水面风力大和水较浅时,空气溶解起的作用就大。
2、光合作用 水生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是池塘中氧气的主
要来源。
3、补水 鱼池在补水的同时,可增加缺氧水体氧气的含量。在
工厂化流水养鱼补水补氧是氧气的主要来源。在非流水养鱼的池塘
中,补水量较小,补水对鱼池的直接增氧作用不大。
(二)水中氧气的消耗
1、鱼、虾等养殖生物呼吸 鱼、虾呼吸耗氧率随鱼、虾种类、
个体大小、 发育阶段、 水温等因素而变化。 鱼的呼吸耗氧率在  ~
665mg/kg・ h。在计算流水氧鱼的水交换速率时,常将鱼的呼吸耗氧
速率按 200~300mg/kg・ h 计算。鱼、虾的耗氧量(以每尾鱼每小时
消耗氧气毫克数计)随个体的增大而增加。而耗氧率(以单位时间内
消耗氧气的毫克数计) 随个体的增大而减小。 活动性强的鱼耗氧率较
大。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水温升高,鱼、虾耗氧率增加。如 23℃
时日本对虾耗氧率,体重为  的个体,静止时为 193 mg/kg ・h,
活动时为 626 mg/kg・h;体重  的个体, 静止时为 110 mg/kg・h,
活动时为 446 mg/kg ・h。体长为  的中国对虾耗氧率, 10℃时
为  mg/kg・h,20℃时为 440mg/kg・h, 28℃时为 560 mg/kg・h。
可见水温和个体大小对生物的耗氧速率影响很大。
2、水中微型生物耗氧 水中微型生物耗氧主要包括: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细菌呼吸耗氧以及有机物在细菌参与下的分解耗氧。 这部
分氧气的消耗也与耗氧生物种类、 个体大小、 水温和水中有机物的数
量有关。据日本对养鳗池调查,在  ~  ℃时浮游动物耗氧的
速率为 721-932ml/kg ・h。原生动物的耗氧速率为  ×103-11 ×
103ml/kg ・ h。浮游植物也呼吸耗氧,只是白天其光合作用产氧量远
大于本身的呼吸耗氧量。据研究,处于迅速生长期的浮游植物,每天
的呼吸耗氧量占其产氧量的 10~20%。有机物耗氧主要决定于有机物
的数量和有机物的种类(在常温下是否易于分解) 。通常把这一部分
氧气的消耗叫做“水呼吸”耗氧。
3、底质耗氧 底质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