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培训资料{修}.doc

格式:doc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培训资料{修}.doc

上传人:用户头像没有 2015/9/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培训资料{修}.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更多资料请访问精品资料网()
更多企业学院:p/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
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
p/
《总经理、高层管理》
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
p/
《中层管理学院》
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p/
《国学智慧、易经》
46套讲座
p/
《人力资源学院》
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p/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
77套讲座+ 324份资料
p/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
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
p/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
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
p/
《财务管理学院》
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 
p/
《销售经理学院》
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
p/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
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
p/
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培训稿
P2,本次介绍的内容有五个部分:培训背景、流动性风险定义、流动性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监管、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下面我们进入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培训背景
流动性风险是与银行业相伴相生的一种风险,我们在学习银行知识时一般都是从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开始的。流动性风险每次爆发时都给银行业造成过沉重打击,但值得注意的是,以往流动性风险爆发时,大多是通过挤兑发生的,可现在不用挤兑也会发生致命的冲击。原因就在于随着近些年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发达国家金融业对流动性风险的警惕意识逐渐淡化,在高额利润的推动下不断通过金融创新、管制放松等手段放松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和监管,使金融业的资产表外化规模不断扩大(如:资产债券化),负债杠杆率不断提高(如:通过短期负债支撑长期资产业务),为后来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炸药。危机之后,世界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迅速提高,推出了新的管理措施。这里,我们先以资产证券化、负债杠杆率这两个原因为主线了解一下危机爆发前和爆发似的银行业流动性情况。
P3,这里反映的是资产表外化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1、2两个季度,美国发行的证券化产品均接近4500亿美元(棕黄色柱状图),同期欧洲的证券化产品也高达1000亿美元
(淡黄色柱状图)。但到了3季度,美国的发行量急剧萎缩到2000亿美元,而欧洲的发行量也仅有500亿美元。原因就在于6月末,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旗下规模达200亿美元的两只基金——贝尔斯登基金和高级信贷策略杠杆基金因交易出现严重亏损,最终不值一文。贝尔斯登的自营业务过于集中在债券市场,当收益和风险都很大的次级抵押贷款支持债券市场出现风险时,该公司也就陷入了破产边缘。次债危机爆发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而当时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远远没有估计到一场金融风暴正在酝酿之中。我记得中央电台当时报道说美国的监管层认为整个次债业务的损失实际仅有几百亿美元,市场风险不大,对风险的控制较为乐观。这种麻痹思想给后来的风险控制带来了很大麻烦,导致后来将近一年的时间内没有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但在P4,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市场的波动是剧烈的。从2008年起,欧洲的贷款证券化业务实际上已经停止了(淡灰色柱状图),美国在2008年4季度最为恐慌的时候也基本上停止了(深灰色柱状图)。我们再看TED TED利差是反映总体经济信贷风险的重要指标,等于三个月美国国库债券与三个月伦敦银行同业拆息的息差。美国三个月短期债券利率一直被认为是无风险利率,而LIBOR则反映的是商业银行间的信贷拆借风险。二者之差表示市场对资金借贷的风险补偿。
利差(黄色线条),2007年前,% 到 %;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2008年9月17日,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破了自1987年“黑色星期一”以来的记录。
2008年10月10日, %,这也是TED有记录以来的最高点。与TED利差每次冲高对应的是对应的危机事件,如2007年3季度的北岩银行危机以及2008年2月的政府接管,%。随着美国政府此后对金融机构救助力度的加大,TED利差开始回落,在2009年3季度进入正常状态。
在P5,我们可以看到危机爆发前后金融机构的杠杆情况。对于特殊目的机构(SIVs:Structure Investment Vehicles----结构性投资机构。它通过发行资产支持短期商业票据——ABCP,Asset mercial Paper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