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典型案例分析研究课题主讲人:潘国辉课题成员:张希晨何惠芳郭烨雯徐文发目录选题背景和意义论文主体结构启示选题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阵地建设和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多次强调,要根据新形势发展需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选题意义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开阔了教育工作者的视野; 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论文主体结构案例回顾案例分析案例回顾案例一: 震撼全世界的“”汶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地震发生之后,互联网及时报出地震的消息和各种情况,让各地人民时刻地了解灾区的情况,各国人民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到灾区的情况,纷纷都想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案例分析一汶川地震事件具体分析一、网络传播时效性强二、网络互动性强三、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四、监督性之严案例二 2012年10月8日,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拥有21套房产,却只向组织申报了两套”一事,被网友“广州正义者联盟K”在天涯社区发帖曝光。10月9日,该贴被新浪微博网友编发转载,随后,《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对此事做了诸多报道。蔡彬也因此事被网友戏称为“房叔”。10月22日,广州市纪委通报称“初步查明,蔡彬在任职期间涉嫌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贿赂、违反规定经商办企业等重大违纪行为。番禺区纪委已对蔡彬进行立案查处,并对其实施‘两规’措施。”案例分析二“房叔”事件具体分析采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网络舆情的分析与引导方法对“房叔”事件形成的这场网络舆情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运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此事件进行全面分析,引导一些情绪偏激的网民走上正确的思想道路。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坚持宣传内容的主旋律,又要研究宣传形式的多样化,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改进方式方法,努力增强说服力和影响力。案例启示(1)健全法制监管网络公共空间作为虚拟存在的网络空间,是一种由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和所组成的社会,每一个在其中交往和生活的个体,其种种权利的前提是不妨害他人行使正当权利的自由,所以必须共同遵守某种具有社会契约性质的规则和规范,来避免互联网新技术所带给人类的潜在危害。现有的法律法规在虚假广告、虚假信息、网络谣言、侵害公民隐私权等方面,亟待完善和健全,只有健全的法制环境下,网民们才能以具有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心态进行信息传播。(2)加强公民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网络媒介素养已经成为了媒介社会现代公民的最基本的素养之一,应该不是简单地作为“社会大学”的“自修课程”,而应该纳入到教育部门的义务教育课程之中,并且在受教育者年龄较小的时候接受尊重他人隐私的民主精神、接受信息判断信息的独立精神、宽容对待多元言论的理性精神,将这些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现代精神纳入到健全人格体系的建构之中。只有健全的人格才有健全的心态,同样,只有健康的心态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