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绿色建筑.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绿色建筑.doc

上传人:xinsheng2008 2018/10/20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绿色建筑.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在去年国务院发文力推合同能源管理(EMC)之后,政策对合同能源管理的支持进入到了细化阶段。财政部和住建部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要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10%,其中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降低15%,并将通过启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等方式全面推进。有关专家表示,这彰显了中国进一步强化公共建筑能耗控制的决心。
公共建筑节能潜力巨大
事实上,建筑一直是能耗大户,是节能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2000年以前,我国建成的建筑大多为非节能建筑。业内专家透露,目前,北方采暖地区部分新建建筑没有按照法律的要求安装供热计量装置。同时,施工阶段,有部分企业没有安装供热计量装置或安装质量低劣,有些不符合供热计量技术规程的要求。部分节能建筑材料质量不高,有些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国建筑节能形势较为严峻。
“十二五”期间我国力求在节能建筑领域做到三个转变——从推广建筑节能,向推广绿色建筑转变;从单纯节能,向节水、节材、节地等综合节约方式转变;从设计、施工环节节能,向设计、施工、运行、监测、报废、综合利用的科学管理系统转变。而正是在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客观背景下,推进节能建筑工作急需突破口。
住建部科学技术司巡视员武涌近日表示,国家将用“强制+自愿”的方式推动绿色建筑,强制的突破口就是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
其实这一思路在本次发布的《通知》已初见端倪。《通知》表示,住建部将确定各类型公共建筑的能耗基线,识别重点用能建筑和高能耗建筑,并逐步推进高能耗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林海燕表示,只要减少公共建筑能耗,再加上一系列新举措和财政补贴政策,这个公共建筑节能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林海燕说:“大家都很清楚,在公共建筑里面需要非常好的照明,全年的空调系统,通风系统,要耗费很多能源。如果能够把在公共建筑上的用能节约下来,它的节能潜力还是很大的,节能量会很可观,这对于我国的建筑节能以及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意义很大。”
林海燕表示,新建公共建筑必须实行建筑能耗指标控制,根据建筑形式、规模和使用功能,在规划、设计阶段引入分项能耗指标,这样可以避免建筑外形片面追求“新、奇、特”,用能系统设计指标过大造成浪费的现象。
对改造重点城市,中央财政将给予财政资金补助,补助标准原则上为每平方米20元。中央等部门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还会得到相应的资金补助。此次国家提出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给予财政补贴,是一项新举措,节能补贴对企业投身公共建筑节能事业将起到促进作用。
“这次财政部和住建部颁布的文件,实际上在政策层面上提供了很多支持。比如,文件中有一些补助的手段去鼓励大家节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你没有按照国家的政策去做,国家就很可能要利用经济和行政的手段给你一定的惩罚和压力。”林海燕说。
推进节能机制创新
《通知》中一个显著的亮点是,加入了对于推进能效交易、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机制创新的内容。
《通知》指出,各地应建立基于能耗限额的用能约束机制,同时搭建公共建筑节能量交易平台,使公共建筑特别是重点用能建筑通过节能改造或购买节能量的方式实现能耗降低目标,将能耗控制在限额内,从而激发节能改造需求,培育发展节能服务市场。对能效交易机制已经建立和完善的城市,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