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心经》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651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经》课件.ppt

上传人:ttteee8 2018/10/21 文件大小:6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经》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心经》
一、概述
《般若(bō rě)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全文只有 260 字,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到宋朝为止,至少有11次可考的汉译,现存 9 本,以唐代三藏法师玄奘译本最为流行。
《心经》为我们讲说了天上人间的秘密。用我们惯常的话语来说,就是世界观、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等。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透过心量广大的通达智慧,而超脱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径。
摩诃:无边无际的大、心量广大,比喻宇宙万物大自然之间的规律与特质,约略相当于中国传统文化指称的道与广义的命。
般若:为梵语音译,本义为智慧,指佛教的通达妙智慧。
波罗蜜多:为梵语音译,指到彼岸。
心:梵文愿意“心脏”,引申为核心、心要,一方面表示是心之经也就是治愈心病的经,另一方面也表示全篇内容是《大般若经》的心髓。
经:字义是线、路、径,引申为经典。
题名里的“般若”和“波罗蜜多”的意思,就是智慧和去彼岸,正是要领人们到智慧的彼岸去。我们生存的环境和生命本身决定着我们有生老病死和喜怒哀乐等,像鸟儿被关在笼子里一样,被囚禁在世界和身心的樊笼里,多数人一直都不知道世界和生命的秘密,而佛陀在经过千辛万苦的寻觅之后,解开了这些秘密,找到了方法来度尽一切苦厄,这种办法的精髓,也即是佛法的心要,便收在了这部经典里。
二、经文解读
经文的一开头便这样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句话可以看作经文的第一段,是一句总论,即以观自在菩萨为例,来作一个缘起。我们没有觉悟,所以我们不知道彼岸的景象,而这位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也就到达了智慧的彼岸,所以就能在这种智慧的状态之中观自在,照见种种我们所不知道的情景。
我们心里充满了形形色色的念头,就像一面染上了各种颜色的镜子,什么都映照不清楚,这就是在此岸;而菩萨放下了心里的念头,就好比镜子被擦试干净,心里所固有的智慧便立即显现出来,也就是在彼岸了。智慧就是能量和信息,这时候菩萨所显现出来的智慧,便照见了世界和生命的真相,真相就是五蕴皆空。
彼岸:得到生命最高真理的觉悟者——佛
此岸:错看生命实相活在颠倒梦想世界里的众生
“五蕴”与“空”
构成世界和生命的五种物质形态,即色、受、想、行、识五种物质表现,本来都是“空”的,既然都是“空”的,当然也就有办法摆脱一切苦厄,因为我们的一切苦厄都是对“有”而言的,好比要先有一朵花,然后才会有花开花落和风吹雨打,又要先有一副身躯和一颗识心,然后才会有生老病死和处心积虑,如果我们能把身心都还原为这种空灵状态的话,又还会有什么苦厄呢?
“空”自然不是空无所有,空无所有是我们的一种错觉、一种误会,天空里漂浮着一朵白云,大海上卷起来一团浪花,跟着这云朵和浪花又都消失了,但哪里又是空无所有呢?在这个物质的宇宙世界里,就连满天的繁星也是靠引力而悬浮着的,又哪里能找到一种空无所有的状态呢?所以经文在用一句话说完了绪论之后,接着便要从世界的根柢说起,首先要把世界的真相作一个说明。
和所有佛经的记载一样,佛陀讲经的时候,都有特定的对象。《心经》的听讲者,就是一个叫舍利弗的弟子,这些真相既是对舍利弗讲述的,也是为众生讲述的。
经文的绪论用了二十五个字,到了第二段,讲述佛陀的世界观,则有二十七个字,包括呼叫弟子的名字在内,这二十七个字是这样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佛法说到“空”的时候,说的也就是那种构成世界的最初的物质,这种物质太精微了,看不见也摸不着,就像空的一样,然而它又真实地存在着,并非是空无所有的。色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形有象的物质,我们把这些物质不断地分割下去,先是分子和原子,后来是电子和基本粒子,愈往后走就愈是无形无象了,不就仿佛是“空”的?
从宏观角度看,色和空没有区别,从微观角度看,空与色也相同,空是色的分解,色是空的化合,你反复透彻地去领受、深思、认知和识别,其结论仍然不变。在物质的后面,还有分子、原子、电子和基本粒子,这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排列,也便是“色、受、想、行、识”。长久以来,当我们说到世界的时候,总是把自己当做主体,而把世界视为客体,好像我们是生活在世界之外,物质的世界并不包括我们自己,我们的感觉和意识等也不是物质的,在寻找世界的根柢的时候,就像一个背着孩子找孩子的女人一样,只顾着在身旁的世界里张望,却忽略了那种最原初最精微的物质,其实就在我们自己的身上。经文在这里给我们描绘出来的,就是世界的模式,同时也是生命的体系,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我们的生命就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个缩影,天人本就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