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2018党员干部参加革命传统教育心得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8党员干部参加革命传统教育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1379621**** 2018/10/21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8党员干部参加革命传统教育心得体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8党员干部参加革命传统教育心得体会  革命传统教育的“寻根”之旅  在延安期间,现场教学安排先后参观了杨家岭、西北局、王家坪、宝塔山、枣园等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延安居住时间最长的驻地,一座座保存完好的窑洞还原了当年不平凡的岁月。在窑洞前的小石桌,有毛泽东当年会见俄国记者斯特朗时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论断的历史;在旧居前,有毛泽东当年亲手种下的小菜园;在中央大礼堂,召开了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西北局纪念馆是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斗十三年的历史见证,一幅幅图片记载着陕甘宁边区的发展历程。王家坪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再现了当年毛泽东和毛岸英感天动地的父子情。宋代建筑宝塔山,是延安成为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保存着摘星楼、烽火台、嘉岭书院等文物古迹,记载着北宋诗人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忧国情怀,新中国成立后各部委种下的“纪念林”守护着宝塔。枣园是中共中央五大书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林伯渠所在地,在这里筹备了党的“七大”,领导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十三年峥嵘岁月,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延安成为无数热血青年向往的革命圣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运筹帷幄,在这个革命圣地上领导着全国人民争取解放和独立,最终取得了革命胜利,培育了历久弥新的延安精神。革命先辈们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勇于前进的政治品质和追求真理的责任担当,是激励后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力量之源。  党性教育锤炼的“初心”之旅  在学****培训期间,听了2场红色故事、观看了1场情景剧、过了1次组织生活、学****了张思德精神,感受了****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在驻地会议室,以“延安精神薪火相传——革命后代话初心”为主题,2名革命后代先后讲述了“飞将军”刘善本和“密码专家”余湛投身革命的经历。情景剧《延安保育院》情景逼真,再现了革命党人不畏艰险为保护革命后代作出的巨大牺牲。在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党校老师声情并茂讲述了张思德和张思德精神、我们朗读了名篇《为人民服务》。在延川文安驿梁家河村,党校老师动情地讲述了****七年知青岁月,这里有知青井、知青院、沼气池、打晒场等等。在宝塔前,我们面对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  一个个真实故事,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一处处现场实物,触景生情,令人感怀。张思德本是一名普通战士,顾全大局,立足本职,在每个岗位上都能兢兢业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平凡中孕育着不平凡****在梁家河工作、生活的七年,以超常的毅力先后度过了“跳蚤关”、“生活关”、“思想关”和“劳动关”,也是在那个时候起,他就时刻把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下功夫解决了群众的衣、食、住、行、医等基本生活问题****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里表现出的坚强的意志、超常的毅力和一心为民的情怀,鼓舞和激励着我们,彰显着一名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矢志不渝的坚守。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不忘初心,锤炼党性,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弄懂弄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才能紧跟时代步伐,真正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理论武装思想的“充电”之旅  开班式上,延安干部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延安市情,阐述了延安精神内涵。集中聆听了杨延虎教授所作的《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专题报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