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古诗《所见》教学导案.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所见》教学导案.doc

上传人:taotao0b 2018/10/21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所见》教学导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所见(袁枚•清)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教学目标
1学会诗中骑、振、蝉3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振、林越、意欲、立等字词在诗中的意思,谈一谈自己对整首诗意思的理解以及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然后写下来。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振、林樾、意欲、立等字词在诗中的意思,谈一谈自己对整首诗意思的理解以及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振、林樾、意欲、立等字词在诗中的意思,谈一谈自己对整首诗意思的理解以及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1展示图片,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景色与动物?(牧童、黄牛、蝉…)
2展示课件导出课文题目《所见》,由课题同学向老师提问(
《所见》的作者是谁?所见是什么意思?所见看到了什么?)
3导入作者生平介绍,板书出作者名字。(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随园先生。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清代诗人、诗论家。浙江钱塘人。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代表作品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
2同桌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注意强调骑<送气音,读第三声,左右结构>、振<是翘舌音,读第四声,左右结构>、蝉字<是翘舌音,读第二声,左右结构>)板出生字词,点名领读(适时点出读错的字)、小组读。
3划出停顿,老师范读课文,点名朗读课文,读出诗句韵律感。教师适当点拨,达到合理停顿,适时点出字词读音。
,读通顺,读流利
、互评、互相正音。
6小组学****课文,与大家分享学****成果或提出在学****中遇到的问题。(林越:树林、意欲:想要、蝉是什么?振:回荡、闭口立:忽然不出声了)老师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
三、再读古诗,交流学****br/>1自由朗读古诗,想一想诗中哪里是写静态的、哪里是写动态的?在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动态:骑、振,静态:意欲、闭口,看到:牧童、黄牛、蝉,听到:歌声、蝉鸣
)
2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资料进行“小组学****小组讨论各诗句的意思。(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交流讨论。)
3点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他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突然停止了前行不再高声歌唱。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播放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野外林***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