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教师资格证改革一政策背景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教师的许可证。1993年以来我国颁布《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1997年实施教师资格过渡工作,共有1026万余人获得教师资格。1998年至2001年教师资格试点工作展开。2014年2月26日,教育部宣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实行试点改革,试点区内,改革前的考试仅考查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教师资格证改革后增设了综合素质、学科教学能力的教师资格证考查。教师资格证须每五年注册一次,考试有效期为三年。按照规划,2015年我国教师资格证政策改革后,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就必须参加全国统考,方可申请教师资格证。一旦确认,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实行定期注册制度,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改革提高了教师入职门槛,考试内容增加、难度加大,在校专科大二、大三学生,本科大三、大四学生才能报考。改革后将不再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区别。广东省教育厅明确表示从2015年起,我省将不再组织“两学”考试,即教育学考试与心理学考试,按教育部统一部署,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也就是全国统考。二教师资格证改革的社会影响(一):不少教师表示,工作时间长了,难免有惰性,有了这一规定,形成压力,对教师发展肯定是一种促进。;众多市民对于教师资格证的全面改革纷纷“点赞。”在新华网“对教师定期注册制度赞成与否”的调查中,有53%的网友对这次改革投赞成票,认为这一举措激发了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动力,更大可能地避免教师事业进入倒退阶段。:大力支持教师资格证改革,认为这提高了教师职业准入门槛,保证了教师资格考试的公正性与科学性,突出了对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查。(二),这次改革打破了教师终身制,使教师资格制度更完善,也更合理。,这次改革能够不断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保障教师专业化的实现,而且能够不断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和教师专业化的不断发展,推动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与技能,终身学。对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吸引优秀人才从教,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增强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信心,入行门槛提高,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整体专业化素质,从而有利加强家长与教师的紧密联系,推动孩子们的学业进步与身心的健康发展。,不可否认当前确实存在教师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如浙江温州一男教师涉嫌猥亵小学生被刑拘、湖南益阳六旬小学老师周某先后猥亵女生19人、厦大博导吴教授诱奸女研究生、川美退休王教授性骚扰女生等事件。为了避免出现类似事件,改革非常注重教师的整体素质,师德成为考量的目标。北京、兰州各地纷纷举办教师素质培训提升班。山东发布十条底线看教师是否够格,而连续两年不合格,老师"铁饭碗"有可能不保,学校有权解除合同"炒老师鱿鱼"。注重对师德的考核有利于减少师生纠纷问题,使教师更加注重自身严格要求,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三、我对教师资格证改革的看法就我个人看来,教师资格证改革有利有弊,但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一),加强了对在编在岗教师的定期考核和严格管理。定期注册有利于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摸清了教师队伍的底数,规范了教师资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