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附件一
非承重砌块墙体建筑设计及构造大样图
一、砌块墙体的拉结
砌块墙体应与钢筋混凝土柱或剪力墙拉结。拉结方式可采用沿柱或剪力墙的高度方向每隔600mm后植热轧或冷轧钢筋网片,网片钢筋的直径宜为1/2灰缝厚度,且不宜大于Φ6。灰缝钢筋应进行镀锌或等效的防腐措施。钢筋伸入砌体内的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后植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60mm。见图1。
图1 砌块墙体与柱或剪力墙的拉结
二、内外墙的拉结
在外墙的转角处和内外墙的纵横交接处,应在沿墙高度每隔600mm左右的灰缝内设置拉结钢筋网片。见图2。
(a)转角墙拉结筋(b)内外墙拉结筋
图2 砌块内外墙的拉接
三、支承在悬臂梁和悬臂板上的墙体
应按图3和图4所示设置钢筋混凝土抗裂柱。
图3
图4
四、窗台构造
窗洞口宽度不小于900mm时,窗台处应加设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窗台板(已设钢筋混凝土凸窗套或窗台板者可免),板厚不宜小于100mm,配2Ф10、Φ******@200钢筋,板两端各伸入砌体不应小于400mm。见图5。
图5 窗台构造
1—预制或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板) 2—密封胶 3—尼龙锚栓
4—窗台板(按设计) 5—高性能PU发泡填缝胶
五、通长窗构造
当外墙设置通长窗时,窗下应设钢筋混凝土压顶,压顶配筋见图6;压顶下应设置抗裂柱,间距不大于3m,抗裂柱内配不小于4ф12纵筋及ф******@200箍筋;压顶和抗裂柱纵筋搭接、锚固长度不小于500mm。拉结筋设置应符合抗震要求。
图6
六、砌块墙体与不同材质的构件连接处的处理
(一)凡砌体与不同材质的构件连接处的缝隙(包括水平缝和垂直缝)均应采取可靠的防变形及抗裂措施,并宜在迎水面的交接处嵌填密封胶。参考图7。
图7 砌块墙体与钢筋混凝土墙、柱连接处的缝隙处理
(a)垂直缝(内墙);(b)垂直缝(外墙)
1-界面剂;2-15~20mm厚砂浆基层刮糙;3-200mm宽耐碱网格布;4-批嵌材料;5-建筑密封膏;6-面层饰面处理;7-钢丝网片(钢丝直径1mm,网眼20mm×20mm,宽度不小于200mm)
(二)外墙如需做成具有装饰效果的凹缝,应按图8处理。
图8 凹缝做法示意图
1—聚合物水泥砂浆勾缝 2— 15~20水泥砂浆抹灰层 3—泡沫塑料棒 4—硅酮耐候胶
(三)砌块墙体顶端与梁和楼板之间的连接:砌块墙体的顶端与梁和楼板之间可采用斜砌实心砌块连接,见图9-(a),或在墙体顶端与梁或板底间预留不大于50mm的缝隙,在墙体顶部放置一通长高强弹性材料(如泡沫交联聚乙烯、泡沫橡胶等),然后沿墙长方向每隔600mm用防腐木砖楔紧,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或干硬性水泥砂浆填实,见图
9-(b)。然后按图7方式粉刷
图9 砌体顶端与梁、板之间的连接
1-砌筑砂浆;2-实心砌块;3-梁或楼板;4-聚合物水泥砂浆或干硬性水泥砂浆;5-防腐木砖***@600;6-通长泡沫胶联聚乙烯或其他高弹性材料(宽80mm,厚15~20mm)
(四)所有洞口的角部均应用45°网加强,外墙用钢丝网,内墙用耐碱网格布。见图10。
图10 洞口角部45°网加强(四角相同)
搀扶扶持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