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ppt

格式:ppt   大小:1,053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ppt

上传人:2623466021 2018/10/22 文件大小:1.0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物质的宏观组成
物质的微观构成
元素
元素符号
元素周期表
相对
原子质量
物质
离子
原子
分子
电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知识网络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同点
不同点
在化学变化中的关系
分子
1、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2、基本特性:小、动、间。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原子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离子
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分子
原子
离子
分裂
重新组合
得失电子
失得电子
粒子
对比
、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2、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的种类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粒子结构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粒子电性
不显电性
显正电
显负电
符号
用元素符号表示
用离子符号表示
用离子符号表示
相互转化
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失去电子
得到电子
得到电子
失去电子

元素
原子
联系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别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即讲种类又讲个数
适用范围
是宏观概念,用来描述物质的组成
是微观概念,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元素和原子之间就像整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
4、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元素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
8个(氦为2个)
难得失电子
稳定
金属元素
一般少于4个
易失去电子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
易得到电子
不稳定
形成阳离子
形成阴离子
原子
金刚石、***等
结合
分子
离子
氧气、氢气、
水等
***化钠等
结合
分解
结合
聚集
得到或失去电子
5、物质及其构成微粒之间的关系
元素
组成
6、几个决定和几个等式
①决定: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差决定粒子的类别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元素的简单分类。
②等式:
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化学符号含义大盘点
1、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表示一种元素;
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2、化学式的意义(由分子构成):
①表示一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分子的构成。
 Fe(由分子构成):表示①铁     ②铁元素     ③一个铁原子。
3、离子符号的意义:表示某离子带几个单位的正(负)电荷。
4、写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5、写在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该分子、原子或离子的个数。
6、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每个该离子带几个单位的正(负)电荷。
7、写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离子的关系: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与离子的电荷数,通常数值相等,正负相同,位置不同,写法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