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甘肃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魏家地煤矿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报告
生产技术部
二〇一三年一月
魏家地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报告
编审人员签字表
编制
胡天辉、张哲
审核
张彦峰
生产部
王爱礼
机运部
马黎峰
通灭部
谢亚东
安检部
杨兆玺
地测副总
赵四海
通灭副总
刘云峰
安全副总
刘振学
生产矿长
满乐祝
安全矿长
王青旦
总工程师
马志鹏
矿长
邵嗣华
甘肃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魏家地煤矿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报告
1、矿井及井田概况
、井田位置
魏家地井田位于白银市平川区宝积乡境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极为方便,矿区铁路由长征站经过本井田到红会矿区。矿井距兰州市150Km,距白银市80Km。地理坐标:东经104°52′~104°58′,北纬36°40′~36°43′。
井田范围:西以Ⅸ勘探线及F46断层线与大水头和宝积山井田为界。东以ⅩⅨ勘探线为界,南至煤层与F1-2断层相切线,北以F46断层线与煤层相切线为界,,,井田面积21Km3。
地形地貌
魏家地煤矿所在的宝积山矿区,地处宝积山盆地的东南部。宝积山盆地为一两端高中间低的狭长山间盆地。盆地以西为喀拉玛山,以东为老爷山,均系海拔2000~2200m的中高山。盆地北面由西向东为宝积山-尖山-老爷山,南面为刀楞山和红山,均系海拔1700~1800m以上的中低山。老爷山最高为2023m,,。盆地内部其西部、东北部和东南部多为低矮的丘陵,由罗家川至尖山、党家水一带较为开阔,东南端和西北端较高,向中间倾斜,西段宝积山煤矿—大水头煤矿一线最低。~,比高142m。两侧山系以构造剥蚀地貌为主,大部分基岩裸露,盆地内部多为剥蚀堆积地貌。丘陵区除盐锅台至党家水一带有少部分基岩出露外,大部分被黄土所覆盖。开阔平缓地带多为第四系洪冲积松散沉积层。
魏家地煤矿矿权范围处于宝积山盆地东南部,其东北面为由尖山和老爷山所组成的中山区,地势由西北往东南逐渐升高,坡度亦由西北往东南逐渐变陡,~,。主副井口标高:1640m。
、水文
本区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其特点是干旱少雨、多风,变化剧烈。据驻矿区兰州空军靖远站(原名打拉池场站)气象台,自1971年至1990年的气象资料:℃(℃),年平均最低气温-℃(最低为-℃),℃。~,,且多集中在7、8、9三个月,~,~。,结冻深度为60~100厘米。春季为多风季节,风力一般为5~6级,风速多在2~5米/秒(1980年4月26日瞬时最大风速高达42米/秒),风向夜间多北东,白天多南西。
本区属黄河水系。区内无常年地表径流,宝积山盆地两侧中低山小型冲沟比较发育,尖山和老爷山的冲沟自北而南,刀楞山和红山的冲沟自南而北汇聚成较大的沙河。最大的有两条沙河,由东北向西南的磁窑沙河及由东向西的党家水沙河,均源于盆地以北几公里以外的尖山和老爷山,这些沙河分别与魏家地以西的罗家川沙河、黑水沙河在大水头汇聚于贺家川沙河,至东湾附近汇于黄河。这些沟谷及沙河平时干涸无水,仅在雨季暴雨来临时才有短暂洪流。
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目前矿井排水系统完善,采用多级排水。井下有中央和西下两个排水泵房。西一轨道上山、运输机上山汇集的西一采区部分涌水、西二采区涌水汇入西下泵房,从南风井排出。西一回风上山汇集的西一采区部分涌水,东一、北一采区涌水,主、付立井涌水汇入中央泵房从付井排出。
中央泵房有两个水仓、3台水泵,2台水泵工作,1台水泵备用。技术测定每台水泵平均小时排水量为450m3/h,水仓总容量为5700m3。沿副井井筒安装∮273mm排水管路2趟(1趟工作,1趟备用),排水高度约600m。
西下泵房有两个水仓、2台水泵,1台水泵工作,1台水泵备用。技术测定每台水泵平均小时排水量为150m3/h,水仓总容量为3550m3。沿西一轨道上山、1260东中巷、南风井井筒安装∮259mm排水管路1趟,排水高度约600m。
矿井正常涌水量120m3/h,矿井最大涌水量277m3/h。排水管理维护制度健全,各种运行、维护、检查、事故记录完备。
2、矿井水文地质分析
、区域水文地质
矿区气候干旱,,区内无常年性地表水流和地表水体,仅有两条间歇性沙河,在暴雨时有水流,雨后很快消失。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