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鄂东民歌传唱——石定洲.doc

格式:doc   大小:4,88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鄂东民歌传唱——石定洲.doc

上传人:170486494 2018/10/24 文件大小:4.7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鄂东民歌传唱——石定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原生态民歌继承人——石定洲
一山一水就是一首歌。在道观河,好山好水更有好曲。循着道观河的水,一路小曲哼上山。幸运的话,你会听到一个清亮的声音在山谷回荡,唱歌的是一位叫石定洲的老人,是远近闻名的土歌唱家,也是道观河原生态民歌传人。
说到原生态,不得不提到石定洲老人的母亲甘氏。甘氏是黄冈甘家冲人,祖上殷实,小时读文识字,跟先生学过音律。年轻时嫁到道观河石寨村。甘氏性格开朗活泼,爱热闹。但在过去,大姑娘、新媳妇都是不允许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的。
石寨村是当时东南方向的进山入口,来往行人多,村寨规模红极一时。逢年过节,村寨里都要举行庆祝活动,玩会(正月十五的灯会、二月二土地会、观音庙会等)玩节吹拉弹唱,敲锣打鼓,还戴道具扮演一些神话传说中的角色,比如鬼神的脸谱,蚌蚌精的壳,乌龟背等一应齐全。甘氏总会偷偷跑出来,跟着班子看热闹,有时会忍不住在后面小声地哼唱,声音清幽婉转。“头人”(班子里主要的负责人)看到她这样的情况,就想把她招进班子充实力量。甘氏有机会可以到处跟着班子见见世面,倒满心欢喜。可过去人们是看不起唱班子的,尤其是像甘氏这样的大户人家更难以接受。娘家父母,公公婆婆都极力反对,甘氏无奈就一个人在庭院里,在村前石桥边把听来的号子、山歌、小调等依照记下来的旋律反复翻唱。村子里到河边浣洗的女人们常常因为听她唱歌而忘了回家,得农闲时间村里人聚会时首先推举甘氏为他们唱一段调节气氛。
先前游走于街头巷尾的唱班子里头的抬花轿,采莲船,八十八行都是男扮女装的,常露破绽,惹得村民大笑,说还不如我们村里的甘氏扮得好呢。头人急了,这么优秀的个人不挖过来真是可惜。干脆把班子搬到石寨村,天天闹台,村民们都无心干活了。村长没办法,亲自到甘氏家恳请老人让甘氏参加唱班子。甘氏主要扮演女一号,扮相好,声音好听,演得惟妙惟肖。在当时掀起了妇女解放运动中为七里八乡的妇女们长了志气,是人们称道传颂的榜样。
石定洲老人出生后,甘氏就停了班子里的活,一心抚养孩子。酷爱唱歌的她怎么停得下来呢?她抱娃时唱,喂奶时唱,睡觉时也唱,应该说石定洲在襁褓中就受到了这种原生态民歌的熏陶,村里有上年纪的老人打趣说他小时候连哭都好是在唱歌。
甘氏为了能重返唱班子,就没有再生第二个孩子,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石老人到一周岁后,逢年过节,甘氏受邀参加一些重要的活动。村里的大娘大婶们帮她照看孩子,有时带着小孩跟着走上一整天。到了七八岁时,常常混在班子里跟着师傅们唱小曲,都说:“这孩子将来也是个唱班子的料。”
后来的大跃进,发展生产,唱班子解散。石老和母亲回家种田,但母子对音乐的情愫却丝毫没有削减。无论上山下地,石老人口里总是小曲不断,看着事儿就能唱。有一次,他上山砍柴,看到有两个放牛的小孩在比赛爬树,不知不觉就哼唱起来。两小孩一看是石老人,贴上来粘着他不让他走,说非得唱一段听听。石老倒也乐趣,对俩小孩说:“行,你俩做什么我就唱什么。”俩孩子可乐了,一会光着屁股下到河里打
滚,一会骑在黄牛身上,一会俩人放抱跟。石老一一地都给唱出来,真是其乐融融。回到家后,他赶紧把这首曲子记录了下来,这就是现在道观河版的《放牛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政策春风吹到了道观河,农村分田到户,农民们战天斗地忙生产。看到人们的生活越过越圆润,石老更是忍不住擦亮嗓子唱起来。一年近春节时,他看到母亲在村口和一些大娘大神们一起做布鞋纳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