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八年级上册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
动物按有无脊柱,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动物已知150万种,其中昆虫100万多种,是种类最多的类群。
1、腔肠动物主要特征:
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捕食器官为刺细胞,除了捕食,其还有攻击和防御的功能。消化场所在消化腔。
2、扁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消化场所“肠”。
3、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为钉螺。预防的三个原则:改水改厕、积极灭螺、远离疫水。
4、线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角质层的意义:线形动物主要是寄生生存,需要保护自己不被免疫系统及消化系统消灭。
环节动物特征:身体细长,由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与疣足辅助运动。
蚯蚓的运动是肌肉和刚毛的协同作用。呼吸器官为体壁,必须在体表湿润的情况下才能呼吸。靠近环带的是头。在粗糙的表面运动速度更快。
7、软体动物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贝壳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这一器官还与珍珠的形成有关。
8、双壳类软体动物的生活习性:用足缓缓运动;通过入水管和出水管吸水和排出水,过程中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出未消化的残渣。用鳃呼吸。摄食、排除残渣和呼吸是同时进行的。
9、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附肢和身体都分节。节肢动物的外骨骼的作用是保护自己和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10、昆虫(以蝗虫为例)的结构特点: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翅。
(1)感知与摄食:感知和摄食的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部,感受器官有一对触角、三只单眼和一对复眼。摄食部位是口器。 
(2)运动:运动中心在胸部,负责跳跃的是三对足,负责飞行的是两对翅。
(3)呼吸:呼吸通道是气门。呼吸器官为气管。
昆虫的生长和蜕皮行为有关,昆虫一生蜕皮次数是固定的。
11、我国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身体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2、鱼类的鳍有尾鳍、臀鳍、背鳍、腹鳍、胸鳍五类,他们一起负责鱼类的游动时候的平衡及方向。其中负责保持竖直的是背鳍。
13、鱼类的运动方式主要是游泳,动力主要由身体和尾部的摆动提供。方向和平衡由鳍控制。侧线是鱼类感知水的压力变化的器官。
14、减少鱼类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的两个措施有体表黏液和身体呈流线型。呼吸时,水从鱼嘴进来,在鳃的鳃丝中进行处理,然后从鳃盖后缘出去。
15、青蛙的幼体叫蝌蚪,生活在水中,运动器官主要是尾,呼吸器官主要是鳃;成体生活在陆地,运动器官主要是四肢,其中负责跳跃的主要是后肢,也可以在水中游泳,呼吸器官是肺,皮肤辅助。青蛙的听觉感知器官是鼓膜,位于眼后方。
16、爬行动物: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卵壳。体表鳞片的两个功能:保护自己及减少体内的水分蒸发。卵壳的作用是:保护卵,减少卵内的水分蒸发。
17、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
18、哺乳动物的特点:大多体表被毛(除穿山甲等生物外),绝大部分使用胎生(除鸭嘴兽外),哺乳,恒温。
19、骨胳肌的结构和特性:
结构:肌腱: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一组肌肉总附着在两块不同的骨上。
肌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