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班主任如何培养班干部管理班级的能力
窑街回民小学丁素兰
长期以来,班主任起早贪黑,班级工作事无巨细都要管。这种“保姆式”的管理方式,一方面使班主任疲于奔命,事务缠身,不利于自身的提高;另一方面,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压抑了学生的自主、自理、自治能力的发挥,不利于现代人素质的培养。班主任要建设一个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优秀班集体,就必须依靠一支素质良好、认真负责、积极肯干、能独立高效开展工作的班干部队伍。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培养班干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经过实践,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教育,强化责任;明确分工,紧密合作;热情扶持,细心指导;放手锻炼,培养意识。如何培养学生干部,用十六个字来概括:明确责任、树立权威、用心扶持、大胆放手。
一、精心选拔小干部
首先是如何选拔的问题:识眼色、负责人、会组织的学生当班长,要求大胆管理认真负责。做到愿意管事━━敢于管事━━会管事情━━管好事情。其次是明确职责,合理分工,责任到人,有班长负责检查各岗位的情况,及时向我汇报。另外采取一岗多人制。其次我对班干部的要求是:一个思想:当干部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两做”:做老师的得力助手,做同学的知心朋友。“二心”:责任心、热心。“两个必须”:一是无论自己有多大的才能,也必须虚心向他人学习;二是言必信、行必果,想到就说,说了就做。“三个注意”:一是做前有计划,二是做中要认真负责,三是做后要总结。“四个准备”:一准备吃苦受累,二准备同学不支持、不理解,三准备挨骂,四准备受委屈。
二、明确分工,紧密合作
班主任、班干部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同树干、树枝和树叶,一棵粗壮的树干如果没有树枝的支撑是无论如何也撑不起一片绿荫的。那么,如何充分发挥班干部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我认为:一方面要有明确的分工,使他们各司其职,明确他们各自的具体职责。另一方面要求他们分工不分家,团结一致,协同作战,共同管理班级事务。我将班级各项工作分解成安全组、学习组、卫生组、纪律组、考勤组管理小组。班长全面负责,主要召集各小组组长,对每周情况以书面的形式在班队会上向班主任及全班同学汇报。这样班主任对一周班级的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地把握,工作才会有的放矢。还有一个措施就是班主任要赋予每个班委一定的奖罚权,及时表扬和奖励表现较好的同学,在值周期间如发现同学的缺点和错误,要通过扣分等措施进行制止。小组中每一个值日班委,对分管的工作每天都要细致的记录,并在每周的班会上进行总结,指出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
班主任在安排好班干部应具体负责的工作这点时,班主任心思一定要细、安排一定要具体,不能说班长就管全班工作、生活委员就管全班的卫生工作,这样太模糊了,班干部不能很好地明白自己该做哪些班级管理工作。例如本学期我在卫生工作上是这样做的:专门安排一班干部负责教室卫生,也专门安排一班干部负责环境区卫生,他们要做的是确定好每天搞卫生的同学名单和监督这些同学搞好卫生,这样分工一具体,班干部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效果非常明显。我经常去检查卫生,都令人满意,同时,我也轻松多了。
三、班主任要树立好班干部在班集体的管理权威
一个班的干部能力强、有威信,班主任工作则得心应手;反之干部能力差,同学不服从干部的领导,班主任则疲于奔命,班级工作难以开展。所以在班级管理中应注重培养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