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振奋精神 真抓实干 加快发展
再创乌拉斯台乡各项事业新辉煌
乌拉斯台乡党委书记 陈幻强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中共乌 拉斯台乡第十二届委员会 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
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代表提出建议。
中共乌拉斯 台乡第十三次党员代表大 会,是在“十二五”规
划开局,新一轮对口援疆启动, 2011 年州党委工作会议、尼勒克
县十一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相继召开之后,乌拉斯台乡改革
开放和经济跨越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
来、加快发展的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以“三个代表”和科
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总结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我乡各
方面工作的经验教训与存在的问题,研究确定今后五年我乡发展
的目标任务和战略措施,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共乌拉斯台乡委员会
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团结和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落实
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为富民强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
会目标而努力奋斗。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06 年以来,我们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
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党的 “十六大” 、
“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畜牧强乡、
旅游名乡、商贸活乡、科教兴乡”的奋斗目标,乡党委带领全乡
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克服严重自然灾害等
诸多矛盾和困难,全乡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持续、快速、健
康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
各项目标任务。 2010 年 全乡农、林、牧业总产值达到  万元,
较 2006 年的  万元增加  万元,年均增长 19%;农牧
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6452 元,较 2006 年的 3058 元增加 3394 元,年均
增长率为 %,人口自然增长率  ‰。
一是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 我乡紧紧围绕县委、 县人民政府 “畜
牧强县”目标,坚持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的“重头戏”
来抓,截止 2010 年底,牲畜存栏总数达到 75120 头(只),较
2006 年的 62312 头(只),增长 12808 头(只)。建成千头优质
奶牛村 4 个, 百头优质奶牛村 2 个, 新增百头优质奶牛养殖户 2 户,
50 头良种牛养殖大户 8 户,10 头优质奶牛养殖户 132 户,新增家庭牧
场 5 户;建设褐牛繁育基地 2 个,全乡优质奶牛总数达到 10000
头 ( 只 ) ,优质率达到 70%;建成冷配站 7 个,其中固定 5 座、流动 2
座,新建标准棚圈 156 座。各类常规疫苗注射完成率均达 100%。完成
草场围栏 1950 亩,划区轮牧  万亩,清除毒害草  万亩;完成
阿斯郎和科克铁列克村集中连片牧民定居工程建设, 修建牧道 65
公里, 大型牧道桥 1 座,畜牧业收入占农牧民人均收入的份额从 2006
年的 35%提高到 2010 年的 70%;
二是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五年来,我们积极引导,“建
基地、扶龙头、促发展”。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先后建立了脱毒
马铃薯、中草药种植基地;贝母种植面积达到 650 亩,篙苯种植
面积达到 亩。推广优质小麦品种的种植,高产创建达到
 亩,配方施肥 20000 亩,绿色认证达 21305 亩。 2010 年种植
小麦  亩、 胡麻  亩、马铃薯  亩 。
三是特色林果业发展迅速。 五年累计完成造林面积 4600 亩,种植
绿色通道 8 公里, 共栽种各类树苗 30 万株。 乡主街道两旁补植白蜡树
262 株,围栏 3000 余米,新增育苗  亩,林果业示范户 5 户 , 创建
绿化合格单位 2 个 , 州级花园学校 1 个。目前全乡所栽种各类苗木成活
率达到 85%以上。
四是劳务经济增长迅速。五年累计输出农村富裕劳动力 15800 人
次,创收 5031 万元, 全乡农牧民人均劳务创收 8177 元,年均增收 340
元。
五年来,我乡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抓了科技推广和
宣传工作。一是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典型带动作用,二是
下大力气抓好对农牧民的科技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全面提高
农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广泛开展 “科技之冬” 、“科普宣传月” 、
“科普宣传周”等活动;三是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积极
做好农业科技服务工作,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
贡献份额;四是抓好农作物田间管理。
五年来,我们坚持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