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ppt

格式:ppt   大小:2,335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ppt

上传人:xgs758698 2018/10/25 文件大小:2.2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罗平县人民医院
母葫犁杭***.
1、概述
.
肠系膜淋巴结炎(acute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 为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临床上易与急性阑尾炎相混淆,多见于7岁以下的小儿,多属病毒感染。常与呼吸道、肠道感染有关系。好发于冬春季节,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典型症状为发热、腹痛、呕吐,有时伴腹泻或便秘。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又称急性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acute nonspecific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由Brenneman(1921)首先提出,一般病例药物治疗有效,少数肠系膜淋巴结炎化脓后形成脓肿,则需外科治疗。
.
2、病因及病理
.
病因:
由于远端回肠的淋巴引流十分丰富,回肠、大肠区淋巴结多。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后,病毒、细菌及其***沿血循环到达该区淋巴结,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
病理:
病毒感染者表现为肠系膜淋巴结增生、水肿、充血,但培养为阴性。
沙门菌感染引起的肠系膜淋巴结炎不同于病毒性淋巴结炎,细菌侵及的淋巴结多表现为淋巴结内急性炎症反应、出血及坏死,淋巴结内可分离出沙门菌。
.
3发病机制
.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沿肠系膜动脉及其动脉弓分布,十分丰富。回肠末端和回盲部尤著,小肠内容物常因回盲瓣的作用,在回肠末端停留,故肠内细菌及病毒产物易在该处吸收。
.
.
刁系岁跟写机灿许烯汰盐鞍褂唆死臀眠巳党菩秧碘末吕寝***.
4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