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散文诗两首.doc

格式:doc   大小:5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散文诗两首.doc

上传人:kh6797 2018/10/25 文件大小: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散文诗两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这个年领段,对母亲的依赖还很大,尤其女生中体现的更加强烈。本人想通过学生们充分朗读,让学生体验亲情,激发他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
教学内容分析:《金色花》和《荷叶母亲》是表现母爱的两首诗歌,学好这一课,要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培养语感,提高朗读能力;让学生体验亲情,激发他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这堂课以朗读贯穿,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感悟,体会文中的母子深情。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发表见解的能力,让学生理解尊母、爱母的主旨,并付出实际行动。
教学目标:
,有感情朗读诗文。
,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金色花》
一、导入:
播放《鲁冰花》音乐。同学们你们在歌中听出了什么感情?(学生回答),不错是对妈妈的依恋之情,是对母爱的赞美,是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母爱,人类永恒的主题,今天一起走进《金色花》体会大诗人泰戈尔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
:(学生班内交流,教师出示课件补充)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代表作有《新月集》和《飞鸟集》等。
:注意朗读的字音、停顿、语调、抑扬顿挫,轻重缓意。听读中想一下改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示例:轻松活泼,表现儿童的调皮。
,带着感情读给同桌听,准备朗读展示。
,思考:①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示例:“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突发奇想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
②我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孩子?(活泼可爱、热爱母亲)
我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妈妈?(慈爱善良、疼爱孩子)
③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做祷告时散发香气;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拿灯去牛棚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
三、合作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进行思辨):
寻美之旅:你发现诗歌美在哪里?(小组讨论学****老师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美去感受亲情美和母子的形象美。)
预设示例:
想象力之美:泰戈尔的想象新奇而美妙,通过想象孩子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象征孩子回报母亲的心愿,反映了母爱的光辉。
语言之美:“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话语中含着嗔怪。就是这种嗔怪——一个“坏”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妈妈”对我的浓浓的母爱。而此时“我”却说“我不告诉你,妈妈。”也只一句,就将孩子的调皮描写得淋漓尽致。这是一幅多么真实的母子画面,也是生活的写照。
亲情之美:孩子领受着母爱,他想回报母爱,于是就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浓浓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