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本章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概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的经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第二讲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理论
(1)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思想
(2)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
(3)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
(4)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
(5)关于分配制度的思想
(6)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
(8)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
(7)关于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的思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主要包括:
一是基本经济制度
二是收入分配制度
(一)关于经济制度的理论问题
党的十五大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经济制度,即“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本方面和基础,因此,基本经济制度即一个社会的所有制。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总和. 概括地来讲,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快速发展生产力,实行按劳分配,劳动人民是经济和社会的主人,消灭剥削和两级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也是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揭示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表明它们同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一样,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因而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党的十六大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提出的新要求: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