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百家讲坛
经典通俗化与大众文化认同
哲学系·殷曼楟
1
前言
京城书市蔚奇观,半日签名上万千。
清早门庭人济济,夜深场外队绵延。
常闻《论语》多生涩,谁料如今当美餐。
饥渴寒风全不顾,三更也要见于丹!
2
“国学热”
“经典热”
“意粉”
“鱼丸”
“麻辣教授”
“学术超男/女”
“文化奶妈”
“心灵按摩师”
“布道者”
“明星发射塔”
3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解读经典”
“经典通俗化”是否仅仅意味着高高在上的经典走下大众、普及大众的方向,我们对它的思考是否只是对这种方式是否合适而发出的或赞赏、或哀叹、或犹疑之声?
从“经典”转向“通俗化”:作为一个文化事件的“百家讲坛”。
4
一、历史演进中的当代文化格局
70年代以前:政治话语威信
70年代末-80年代中:文化精英威信
80年代中:多元文化格局
90年代末:各多元文化之间边界的模糊
5
二、《百家讲坛》: 从“小众”到“大众”
2001年7月9日,李炜,“文化品位,科学品质,教育品格”,电视版的“百科全书”
2002年7月,聂丛丛,“建构时代常识,讲述智慧人生”,打造为一所汇集各路专家、学者的“开放式大学”
2004年7月,万卫,“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
6
三、《百家讲坛》叙述模式
不用预习;
不偏重抽象理论分析;
不追求体系的严密性;
不怕简单;
不旁征博引。
7
1、“顺势牌”与陌生化:
8
檀作文
《大唐第一蛊惑仔李白》
李白和他的粉丝
四川五百年出一个天才
《蜀道难》意味着什么?
李白的偶像司马相如是怎样吃软饭和发家的?
史上最牛的炒作案例:四川人陈子昂是怎样成名的
李白是不是老外
李白有可能是李建成的后人
9
司马懿率众黑客大兵压境,诸葛亮情知不妙,万般无奈之下命令撤下防火墙,卸掉杀毒软件,关闭反间谍程序,并且公布部分源代码…… 司马懿这边众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司马懿忙伸手制止:“慢!诸葛亮这家伙一向谨慎,其中必有诡计,没准里面包藏木马,撤!” (易中天:《空城计》)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