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神经内科急危重症抢救预案整理版.doc

格式:doc   大小:93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神经内科急危重症抢救预案整理版.doc

上传人:dyx110 2018/10/26 文件大小:9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神经内科急危重症抢救预案整理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目录
 呼吸心脏骤停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2
 重症出血性脑卒中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3
脑疝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4
癫痫大发作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5
癫痫持续状态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7
大面积脑梗死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8
呼吸肌麻痹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9
重症肌无力胆碱能危象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0
急性脑膜炎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2
重型颅脑损伤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3
惊厥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4
高血压危象及高血压脑病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5
躁动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7
患者精神症状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8
 呼吸心脏骤停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应急预案】 
1、发现患者呼吸心脏骤停时,快速评估病情,轻拍呼唤患者,判断有无反应,若无反应按心肺复苏术进行心肺复苏。
2、立即呼叫医生,准备急救车、急救器材。
3、持续心电监护,如有室颤,应尽快进行电除颤。
4、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对症治疗。
5、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评价复苏效果。
6、必要时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7、做好基础护理及抢救记录。
病情评估
【抢救流程】 
立即呼叫医生,准备急救车、急救器材



行心肺复苏术

持续心电监护,如有室颤,立即除颤


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药

监测生命体征,评价复苏效果

必要时配合医生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做好基础护理及记录抢救过程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应急预案】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症状。
2、立即停用或清除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迅速置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通知医生。
3、遵医嘱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静脉推注地塞米松,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等)和抗组织***药物(如异丙嗪等),扩充血容量。
4、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及时吸出口鼻分泌物,必要时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心肺复苏术等急救措施。
5、持续心电监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意识、末梢循环、尿量等。
6、做好基础护理,不得随意搬动患者,注意保暖。
7、保留可疑致敏物,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8、详细准确记录抢救过程。
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抢救流程】 
立即停用或除去引起过敏的药物,置患者平卧位,通知医生



遵医嘱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

建立静脉通路,静脉推注地塞米松,补充血容量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心肺复苏术等急救措施

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意识、末梢循环、尿量等
保留可疑致敏物,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做好基础护理及记录抢救过程
 重症出血性脑卒中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应急预案】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患者有脑出血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失语、偏瘫等)时,立即通知医生,护士做好急救准备,备好急救器械和急救车。 
2、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头部抬高15~30°,给予氧气吸入。
3、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快速滴入脱水、降低颅内压、解除脑血管痉挛等抢救药物。 
4、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血氧饱和度、血糖、肢体活动,适度降低血压在适宜水平。
5、有呼吸道阻塞者,将下颌向前托起,若患者出现呼吸不规则、呼吸表浅呈潮式呼吸等,血氧饱和度逐渐降低时,应协助医生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并做好相应救治工作。 
6、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及量,并做好记录,有咖啡色呕吐物时,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7、病情危重者,发病24~48h内禁食,按医嘱静脉补液,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观察大、小便情况,准确记录出人量。
8、头部置冰块或冰帽,以降低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9、防止继发感染及各种并发症。 
10、做好急诊手术前的准备。 
1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搬动,肢体置于功能位,做好皮肤护理。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再出血或血肿扩大。 
12、做好抢救记录。
发现脑出血症状时,立即通知医生
 【抢救流程】 
头偏向一侧,抬高床头15-30°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防止误吸,必要时配合医生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立即给予脱水、降压、止血药物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瞳孔、意识、血氧饱和度、肢体活动和出入量
及时准确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