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高考地理 专题 农业区位因素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9,443KB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考地理 专题 农业区位因素课件.ppt

上传人:qi1920809 2018/10/27 文件大小:9.2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考地理 专题 农业区位因素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结构:农(种植业)、林、牧、副、渔所占的比重
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城郊农业、混合农业(基塘农业)、地中海式农业(时鲜业)、游牧业、迁移农业
作物类型:
粮食作物--水稻、春小麦、冬小麦、玉米、薯类、高粱等)
经济作物--糖料作物(甘蔗和甜菜)
油料作物(花生、油菜、大豆、芝麻等)
纤维作物(棉花、亚麻、黄麻、剑麻、蚕茧等)
饮料作物(茶、咖啡、可可、烟草)
水果(苹果、葡萄、柑橘)等
药用作物(人参和贝母等)
热带经济作物(橡胶、椰子、油棕等)
农作物
播种季节
收获季节
在中国的主要分布地区
春小麦
3~4月
7~8月
黑龙江、内蒙、西北地区
冬小麦
9~11月
翌年5~6月
华北、陕、新、长江流域
水稻
早稻
4月插秧
7月收割
秦岭-淮河以南(双季)秦岭-淮河以北、西南高原(单季)
晚稻
7月下旬~8月上旬
10月~11月
大豆
4月中下旬
9月中下旬~10月上旬
松嫩平原、黄淮海平原
了解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季节性
棉花
4月上、中、下旬(视地区而不同)
9月中旬——10月中旬(地区不同)
长江中下游(4上)
黄河中下游(4中)
新疆(4下)
油菜
春油菜
4、5月播种
9、10月收获
内蒙古、宁夏、青海、西藏等地区
冬油菜
9、10月播种
翌年4、5月收获
华北平原、长江流域、东南丘陵等地区
甜菜
一般在4月上中旬—5月上旬
9月下旬—10月下旬
长城以北的东北、内蒙古和新疆等地区
甘蔗
大部地区在2月至4月下种
9、10月后分批收割
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以及滇南、台南、川中等地区
农业区位因素试题答题模板
具体区域的农业区位因素的综合分析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明确农作物的生长****性,每种农作物都有其生长特点,如甘蔗适合热带亚热带高温的气候条件,甜菜适合中温带温凉的气候条件,茶叶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等;
(2)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入手分析该区域的自然区位因素;得出哪些是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因素,哪些是限制性因素;
(3)从劳动力、市场、交通、技术等方面分析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如昆明的鲜花生产(气候条件、市场需求)、上海郊区的乳牛业(市场需求)等。
某地发展种植业的条件
(1)自然条件: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地形、土壤、灌溉水源。“光热水土”
(2)社会经济条件:
土地租金的高低、劳动力的数量、农业科技水平、机械化水平、市场、交通、政策等。
某地水稻生产的条件
(1)自然条件: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有无种植经验;喜食大米,市场广阔;科技水平的高低。
我国南方、宁夏平原、东北平原的水稻种植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①地形平坦。②土壤肥沃。③雨热同期。④灌溉水源充足。⑤劳动力丰富。⑥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⑦大米是这里人的主食。
你是否赞成在尼日利亚推广高产水稻种植?
赞成:尼日利亚平原面积广,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高温多雨,灌溉水源充足。
人口众多,粮食供应紧张;水稻产量高;
劳动力丰富;国家政策的扶持。
不赞成: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
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
传统生产观念和主食消费****惯的影响。
近些年来,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大量增加,
出现了“豆退苞进”的局面,试分析原因。
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说明三江平原地区不宜盲目扩大水稻播种面积的原因。(4分)
种植水稻耗水量大(1分);人口增长,经济发展,需水量日益增加(1分);沼泽面积减少(1分);井灌种稻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年径流总量减少(1分)。
玉米面积增加的原因:单产高,经济效益好;可作为粮食;加工饲料;为工业提供原料。
大豆面积减少的原因:单产低;种植规模小,成本高;品种退化,出油率低;国外进口
的大豆冲击。
针对宁夏平原水稻种植业生产,有关专
家认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地理环
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合理(2分) 水稻单产高,能够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有充足的黄
河水源,满足其灌溉条件;水稻田为人工湿地,可以改善当地生
态环境。(每个要点2分,共6分) 不合理(2分)     当地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水源短缺,而水稻耗水量大,加
剧了水源短缺;部分地区种植水稻,排水不畅,加重了土壤盐渍
化;大面积种植水稻与工业争水;加剧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
短缺。(每个要点2分,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