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沥青路面施工有关规定
一般规定
沥青路面施工必须有施工组织设计,并保证合理的施工工期。沥青路面不得在气温100C(高速公路忽然以及公路)或50C(其他等级公路),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
沥青面层宜连续施工,避免与可能污染沥青层的其他工序交叉干扰,以杜绝施工和运输污染。
沥青路面施工必须符合国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有关规定。
沥青路面施工应有良好的劳动保护,确保安全,沥青拌和厂应具备防火设施,在配置和使用液体石油沥青的全过程中要严禁烟火。使用煤沥青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工作人员吸入煤沥青或避免皮肤直接接触煤沥青造成身体伤害。
进行沥青路面试验检测的实验室应通过认证,取得相应资质,试验人员要持证上岗。
沥青路面公称应积极采用经试验和实践证明有效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沥青路面施工应符合国家颁布的线形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特殊地质条件和地区的沥青路面工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补充规定。各省、市、自治区或工程建设单位也可根据具体情况,指定新颖的技术指南,但技术要求不宜低于相应规范的规定。
基层要求
沥青面层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检查,基层质量不符合要求不能铺筑沥青面层。
新建沥青路面的基层按结构组合设计要求,可选用:①沥青稳定碎石、沥青贯入式、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等柔性基层;②水泥稳定土或颗粒、石灰与粉煤灰稳定土或颗粒的半刚性基层;③碾压式水泥混凝土、贫混凝土等刚性基层;④散步使用柔性基层、下部使用半刚性基层的混合式基层。
采用半刚性基层的沥青路面,基层施工与沥青层施工宜在同一年内进行,以减少路面开裂。
以旧路面做基层时的要求:1)以旧沥青路面做基层时,应根据旧路面质量,确定对原路面修补、銑刨、加铺罩面层。旧沥青路面的整平应按高程控制铺筑,分层整平的一层最大厚度不宜超过100MM。2)以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做基层加铺沥青面层时,应根据旧路面质量,确定处治工艺,确认能满足基层要求后,方能加铺沥青层。3)旧路面处理后必须彻底清除浮灰,根据需要并做适当的銑刨处理,洒布粘层油,再铺筑新的结构层。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
一般规定
适用范围:热拌沥青混合料(HMA)适用于各种等级公路的沥青路面。
热拌沥青混合料种类:按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矿料继配、空隙率划分。
各层沥青混合料应满足所在基层的功能性要求,便于施工,不容易离析。各层连续施工并连接成一个整体。当发现混合料结构组合及级配类型的设计不合理时,应进行修改、调整,以确保沥青路面的使用功能。
沥青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宜从上至下逐渐增大,并应与压实厚度相匹配。对热拌热铺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沥青层一层的压实厚度不宜小于公称最大粒径的2-,以减少离析。
施工准备
铺筑沥青层前,应检查基层或下卧沥青层的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铺筑沥青面层。旧沥青路面或下卧层已被污染时,必须清洗或经过銑刨处理后方可铺筑沥青混合料。
施工温度的基本规定,应控制好是由沥青加工及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并按沥青标号及粘度、气候条件、铺装层的厚度进行选择。
1)普通沥青结合料的施工温度宜通过在1350C及1750C条件下测定的粘度—温度曲线确定,缺乏温度曲线数据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高值或低值。沥青粘度大、气温低,铺筑厚度薄的取高限,反之取低限。
2)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根据实践经验选择。通常宜较普通沥青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