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藏族民居建筑之碉房.ppt

格式:ppt   大小:6,292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藏族民居建筑之碉房.ppt

上传人:plm860108 2018/10/29 文件大小:6.1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藏族民居建筑之碉房.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藏族民居建筑——碉房
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风景园林1301
成丹卉、赵怡
内容
碉房的简述以及防御性特征形成
碉房建筑:
外观、形式、结构、装饰
举例:西藏囊色林主楼
简述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在汉元鼎六年(公元111年)以前就有存在。这是一种用乱石垒砌或土筑的房屋,高有三至四层。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碉房的名称至少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
藏族的碉房是我国防御性居民类型中的一种,主要分布区域在西藏、青海,以及四川部分地区。关于它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气候与地理条件,二是材料来源,三是历史延续性。
气候与地理条件
总的来说,各藏族地区都是风多,并且多刮大风,气候干杂寒冷;日照多,辐射强;温差较大等。基于这些因素,民居在选址、朝向、窗户开设等方面,都以适应这些因素为考虑。
藏族碉房一般背山面路或背山面水而建,即选址大都在山南,这样可以较好的回避寒风侵袭,前部的开阔场地空间方便出行与居家使用;民居的开窗也多较小,窗口上沿还多带有遮阳蓬式的设置,这种形式不但是当地民居具有功能性与实用性的设置,而且也成为当地民居区别于其他地区民居的一个特色装饰。
材料来源
材料是极突出表现藏地民居特色的形式之一。藏族地区盛产石料,以碉房等民居建筑多以石为主要建材。
石料除了片石、毛石、碎石等,还有一种西藏特有的土,被称为“阿噶土”,它由岩石风化而成。以这些石料为主结合当地出产的柳木、杨木、松柏木、杉木等木材建造。
石材料主要作为墙体砌筑材料,多为自然形态略施打磨,砌筑后的墙体风格粗犷、自然。这样的石与木质的建筑材料与组合,正适应了当地雨水少而气候干燥的特点。
历史延续性
藏族碉房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今的藏族碉房,仍然保持了早期堡垒的很多特征与特色。
已知文献记载最早的藏族防御性堡垒是山南雅隆的雍布拉康宫堡,是西藏吐蕃王朝祖先雅落部落的第一座宫堡。吐蕃王朝最强盛是在松赞干布时,那时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但据考证,其并不是西藏最早的宫堡建筑,而只是雅落部落最早的一座宫堡而已。由此可见藏族堡垒式建筑的历史悠久。
这种悠久的堡垒式建筑一直影响到了近代藏地民居,延续着其所具有的重要的防御性特征。
碉房建筑
外形
结构
布局
装饰
***图
外形
墙体下厚上薄,外形下大上小,建筑平面都较为简洁,一般多方形平面,也有曲尺形的平面。
因高原山势起伏,建筑占地过大将会增加施工上的困难,故一般建筑平面上地面积较小,而向空间发展。西藏那曲民居外形是方形略带曲尺形,中间设一小天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