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对上海轨道交通规划 2030 版评析(中)
袁炜
在上篇中, 袁某对 12~16 号线进行了逐一简评, 由于时间仓促, 仍有诸多不足之处, 后
文将补充完善。 17 号之后的线路规划一直没有官方版,对 2030 版的一些线路的走向,我持
怀疑态度,但 19 号线(崇明线) 、 20 号线(青浦线) 、 21 号线(前南汇线) 、 22 号线(金山
线)等也早有见诸报端,不是空穴来风,暂且信以为真吧。
1. 17 号线加强了北部诸区之间的联系
17 号线自虹桥枢纽向北引出,经过南翔往东、穿越大场、彭浦、江湾一直到达五角场
附近的共青森林公园,将嘉定、宝山、闸北、虹口、杨浦区比较有标志性的区域连为一体,
加强了上海北部五区之间的联系。 这条线路我觉得有一点可以进一步改进, 将共青森林公园
的终点向东跨黄浦江再延伸一段至外高桥港,这样虹桥枢纽、外高桥港之间就能“海陆空”
无缝衔接了。又有一说, 17 号线西端的终点会向南延伸经过七宝古镇至莘庄枢纽,替代原
先的五号线北段,作为莘庄地区的居民, 袁某求之不得。 这样的话,这条线不仅也是一条连
接交通门户的线路, 更是一条连接七宝、 南翔、 大场、 江湾等几大文化古镇的旅游观光线路,
文化气息一下子增加了不少。
本条线路的关键站点:虹桥枢纽( 5 条轨道交通换乘,高铁、城际铁路、机场等更加不
用说了)、南翔( 11 号线大站,千年古镇) 、大场( 7 号线大站)、彭浦新村( 1 号线大站、
人口稠密的老牌工人新村) 、江湾镇( 3 号线大站,文化底蕴浓厚的沪北名镇) 。如果 17 号
线能沿七莘路向南延伸至莘庄枢纽,那七宝( 9 号线大站,千年古镇) 、莘庄( 1 号线大站,
市区西南门户)也将是关键站点。
2. 18 号线基本上为经济适用房基地服务
18 号线自宝山区场北路引出向东穿越通河新村、淞南新村、纵贯杨浦区、浦东龙阳路
一带,一直抵达原属于南汇的康桥、周浦、下沙、航头一带,加强了宝山、杨浦、浦东等东
部诸区之间的联系,但也显露出了很明显的规划意图——为经济适用房基地服务。 18 号线
除了杨浦区与浦东洋泾、 龙阳路一带的地段尚属较为成熟的公共服务设施聚集区之外, 宝山
的通河与淞南地区、浦东的北蔡、御桥、康桥、周浦、下沙、航头等区域都是不同时期上海
的经济适用房存量基地,这条线为经济适用房服务的意图非常明显。
本条线路的关键站点:通河新村( 1 号线换乘站,逐步成熟的居住社区) 、长江南路( 3
号线小交路终点,淞南新村人口稠密) 、国权路( 10 号线换乘站,未来五角场商圈的重要组
成部分)、龙阳路(浦东轨道交通的枢纽大站)
3. 5 南、 19、 20、 21 、 22 号线均为远郊区服务
如果说 9 号线(松江线) 、11 号线(嘉定线)的开通,加强了两座最具人文历史气息的
卫星城与上海中心城的联系。那么 5 号线南延伸段、 19、 20、21 、 22 号线则分别让奉贤、
崇明、青浦、前南汇、金山跨入了上海市区一小时经济圈。与 9、11 号线伸入乃至穿越上海
内环市区的情况不同, 5 南、 19、 20、 21、 22 号线无一例外是从上海市区外围始发。 ( 5 号
线始发站在市区西南缘的莘庄、 19 号线的市区始发站在市区